整治校外培训又出七项措施,双减进行时,隐性地下、打游击行不通

教育关系国运、家运,减轻教育负担,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是国家的初心,教育的使命。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校外学科类培训得到了有效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或关停或转型,教育培训资本运作的黑色利益链也被斩断。但社会需求仍然存在,极端的利己主义,使得部分培训机构和家长心存侥幸,校外学科培训并没有完全杜绝,并由显性正面转为隐性遮面,由地上转向地下暗中交易,变着花样继续违规培训。

整治校外培训又出七项措施,双减进行时,隐性地下、打游击行不通

教育部9月8日发布了《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严查隐形变异形态的违规培训,坚决打击“地下”培训市场,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将严肃查处七类变异形态的校外培训违规行为,态度坚决,不留余地。

1.证照不全的机构和个人不得以咨询、家政服务等改换门庭方式进行违规培训,以假乱真搞变通行不通。

2.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不得开展学科类培训,有资质持证上岗。

3.不能以“直播变录播”等形式开展违规培训,由线下转为线上,线上线下培训要求相同。

4.不能以“游击”形式变换场所提供“一对一”或“一对多”违规培训,到教师家、住家教师、上门服务等都属于违规。

5.不得以国学、夏令营、非学科类等挂羊头卖狗肉的内容形式开展违规培训,拉大旗做虎皮假“体验”真培训不可以。

6.不能以即时会议、网络直播等方式开展违规培训,以显性合规掩盖隐性违规。

7.其他违反规定的变异形态培训。只要校外学科培训一概违规,不可以,坚决查处。

教育改革出台了组合拳,环环相扣,显示国家“双减”的坚定决心,打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不能手软,要从根源动手,斩断黑色利益链,实现教育公平,决不能让校外学科培训死灰复燃,也绝不能越减越负。培训机构不要踩这七条红线,家长和学生不要节外生枝,广大教师更不要顶风违纪以身试险,得不偿失,把精力和时间留给学校。

整治校外培训又出七项措施,双减进行时,隐性地下、打游击行不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隐性   校外   地下   利己主义   初心   显性   形态   学科   形式   利益   家长   黑色   措施   方式   教师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