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专家说 | 幼儿急疹,新手爸妈必看五问答

呵护健康 从这里开始

We Care For Your Health


儿科专家说 | 幼儿急疹,新手爸妈必看五问答

关键词 | 幼儿急疹

经历过宝宝幼儿急疹的父母一定还记得当时的紧张情绪。高烧居高不下,一连烧好几天,全家着急!这确实是对新手爸妈的一次实战考验。有调查显示,宝宝第一次出现高热多半是由于幼儿急疹。

通常这种病在不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都能自愈,但毕竟是头一次,新手爸妈一般都手忙脚乱着急不已。很多家长回顾整个过程,不禁也在琢磨,在家怎么观察?什么时候需要去医院?吃奶和洗澡要不要正常进行?我们邀请到了儿科主任孟晓萍医生,一一解答这些重点问题。


1、小宝宝一定会得幼儿急疹吗?怎么传染的?

大部分宝宝会得,不是全部。

幼儿急疹最容易出现在6个月到2岁宝宝身上,主要是因为宝宝在6个月后,从妈妈那里获得的免疫力逐渐消失,很容易感染引起幼儿急疹的疱疹病毒。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让宝宝和得幼儿急疹的宝宝接触。平时照顾宝宝时,大人也要注意个人卫生,比如不要共用餐具或用嘴喂食。


2、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患了幼儿急疹呢?发烧是金标准吗?

幼儿急疹的典型特点是突然高烧、烧退疹出。绝大多数宝宝会突然高烧3-4天,体温在38℃~40℃之间,但也有个别宝宝只是低烧。

有调查显示,宝宝第一次出现高热多半是由于幼儿急疹,有些宝宝还会腹泻。退烧后,宝宝的全身会发出像痱子一样的小红疹子,两三天后自然消退。


3、在家如何护理,特别是退烧?

幼儿急疹引起的高烧并不可怕,因为它很少带来并发症。但是宝宝年龄小,高热有可能引发惊厥,所以要做好退热工作:

● 物理降温:给宝宝洗温水浴;多喝水;不要给宝宝穿得过多,不利于散热。

● 药物降温:医生建议,宝宝发烧38.5℃以上,可以给他吃退烧药,一定要按照规定剂量和时间服用,服药后要注意补充水分。

要多给宝宝喝水。如果不喜欢白开水,可以加一些果汁、菜汁。发病期不要添加新的辅食,曾经吃过的辅食可以减些量,以奶和水为主。出的皮疹没有瘙痒的感觉,不需要使用外用药,可以正常洗澡。


4、幼儿急疹一定会出疹子吗?得过一次幼儿急疹,还会再得吗?

“烧退疹出”是幼儿急疹的典型特征,也是判断幼儿急疹的方法。退热以后,宝宝的胸部、背部会出现密集的小红疹子,这些疹子逐渐扩散,可能会波及到脸、脖子和臀部。完全恢复要在出疹后3~4天,宝宝的疹子消退后,精神也会恢复到发病前的正常状态,到这时可以说宝宝已经痊愈了。

通常情况下,感染后有持久免疫力,以后不会再得第2次。有个别宝宝出现两次幼儿急疹,可能是因为两次分别感染了导致幼儿急疹的疱疹病毒6型和7型,但这种现象出现的机率很小。


5、什么时候需要去医院?

虽说幼儿急疹一般情况下可以自愈,但并不建议家长让宝宝扛着不去医院。因为6个月大的宝宝发热不一定都是幼儿急诊,还可能是流感、泌尿系感染、手足口病、秋季腹泻等疾病的早期高热症状,一味在家扛着很有可能会延误病情。

如果宝宝没有特殊情况,只是发热,精神和食欲方面正常,可以不用着急去医院。

可在家先进行物理降温,服退热药,观察24小时,如果仍然发热建议看医生。另外一个先行在家观察的原因是宝宝在发热阶段还并未出疹,此时儿科医生也并不能确定发热是由幼儿急疹引起的,所以可以在家先观察。另外,如果发热3天后热退疹出,也不用再去医院,在家观察即可。


—— 疫情期间就医防护建议

尽量减少陪同人员,就医途中患者与陪同家属均应全程佩戴医用口罩、与人交谈的时候应该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

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就近选择社区医院或通过远程诊疗方式就诊。

患者在等候时可在就诊机构选择通风人少处,注意保暖,尽量少触碰就诊机构内的设施和物品并及时洗手。

在指定区域内就诊,避免在医院内随意走动,听从医疗人员的安排。


【原创文章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就诊须知-

北京港澳国际医务诊所

开诊时间:周一到周日 9am-5pm

全科 | 儿科 | 专科会诊 | 疫苗接种 | 出国健康筛查 | 药房 | 放射科 | 检验科

*敬请务必提前电话预约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泌尿系   儿科   幼儿   疹子   可能会   高热   免疫力   疱疹   天后   着急   患者   问答   病毒   新手   宝宝   建议   医院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