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腹痛、贫血,都是结直肠癌的前兆?

在人体胃肠道

最容易发生癌肿的器官是胃和结直肠

小肠相对少见

结直肠癌

又叫大肠癌

顾名思义是发生于结肠和/或直肠的癌肿

是大肠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多,作为贫穷病而高发的胃癌发生率总体有下降趋势,而结直肠癌发生率确节节攀升,显示出富贵病的特质。

全球统计显示,结直肠癌患者分布广泛,其中尤以经济较为发达区域严重,比如欧洲、北美、澳洲、日本等。而日本在90年代初遭遇了经济危机,导致其从1995年至2005年进入长达十年的“经济迷失期”,与此同时,这期间日本结直肠癌发生率呈显著下降,不难看出其发生很有可能与经济程度有关。

拥有众多人口的中国随着这些年经济的快速增长,结肠癌患者人数也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已进入结直肠癌高发地区的行列,城市的大肠癌的发病率第2-3位,有望取代肺癌而成为新的癌症之王!

此外,结直肠癌的年轻化趋势也很突出,40岁以下的年轻人患结直肠癌的比例约占结直肠癌总人数的20%,而且又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值得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结直肠癌发生的基本概况

结直肠癌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的男性,男女两性发病比例约为2:1。以40~70岁最为多见,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

可以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任何部位,甚至结肠和直肠同时发生癌肿,但以直肠、乙状结肠最为多见,占70%以上,其余依次见于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

癌瘤大多数为腺癌,少数为鳞状上皮癌及粘液癌。

二、 结直肠癌发生后有些啥子表现呢?

结直肠癌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发生后早期几乎没有任何不适,所以早期发现它十分困难,临床上诊断的早期患者基本上是体检行肠镜检查中发现的。一旦出现症状,多数已处于中晚期阶段。


主要症状有:

1、排便习惯变化,如近期出现排便次数增多,达到几次甚至数十次;或排便次数减少,出现排便困难而表现为便秘。


2、便血,这个症状非常非常重要

须知正常人是不会出现便血的,所以出恭舒爽后一定回头看看,一旦出现血性便(包括黑大便)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自认为痔疮出血而置之不理啊!


一般来说,痔疮出血往往是便后滴血,是鲜血居多,血在大便表面而没有与大便混合(便心无血);而结直肠癌的出血往往是暗淡的污血,混有脓性粘液,与便便混合在一起,难解难分。


3、出现莫名其妙的贫血时需警惕。


4、出现腹痛,往往是肿瘤长得较大或部分堵塞肠管后的表现了,伴随出现腹部包块、肠梗阻、乏力等晚期征象。

便血、腹痛、贫血,都是结直肠癌的前兆?


三:哪些人属于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呢?


1、家族史:结直肠癌的遗传倾向比较明显,因此,凡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患过结直肠癌,你就属于高危人群,尤其时家族中有人患大肠息肉病(妥妥的遗传性疾病,患者不治疗会100%转变为癌)者,就属于高危中的战斗机了。


2、本人患大肠息肉,尤其是肿瘤性息肉(腺瘤),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约50%患者经过此阶段,因此,及时切除之可以阻断其发生,属于一级预防。


3、本人自己曾经患过结直肠癌或其他部位的肿瘤。


4、有慢性炎症性肠病者,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可以转变为结肠癌,患此病者应该定期肠镜检查。


5、其他:诸如长期缺乏运动、肥胖者、进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精细、腌炸、烟熏食物的摄入)


四:如何较早期发现?

早期结直肠癌是可以治愈的,单纯手术就足够达到治愈的标准,不需要其他放化疗等;而中晚期的肠癌即使医学快速发展,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其治疗效果也不满意。


很遗憾,我们临床上发现的大多数是进展期或是中晚期患者,所以要争取尽可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01、临床症兆

便血

便血是非常常见的一个症状,根据出血的部位不同、出血量不同、出血的速度不同,所便出的血的颜色就会不同。粪便出现了鲜红色,或者是暗红色,或者是黑色,都是便血。


其实,便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很多疾病都可能出现的一种临床症状。比较常见的要数痔疮、结直肠癌、肠息肉这三种情况。要命的是,90%以上的结直肠癌病例在初期会被误诊为痔疮而耽误病情。不过,痔疮出血和肠癌出血也确实有一些区别:


痔疮患者的大便有血,是因排便时擦伤患处,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落下来,因此血液不会与粪便混合,它的血液是鲜红色的,而且不会有黏液存在。


而肠癌患者的大便则常混有血液、黏液和浓液,而且一般颜色也要比痔疮的血液的颜色要深一点(污血)


记住!

大便次数多,混带脓血、黏液的大便

患肠癌的机会很大!

总之

凡是出现便血

宜早期去胃肠/肛肠专科就诊


大便习惯是否有所改变

比如大便次数或者是便意增多,直肠癌患者的大便习惯会明显改变,大便的次数会增多,而痔疮并不会有排便习惯的改变。


此外,腹泻的患者,每天都会排便很多次,如果用药后腹泻仍不能减轻,也应该特别留意。而且总有排不净的感觉。


由于大肠癌肿溃疡产生的分泌物,可产生肠道刺激症状,导致患者出现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症状,但排出物多是粘液脓血状物


近期持续、进行性加重的腹痛和/或腹块

肿瘤长到一定程度,肠腔狭窄,导致不同程度的梗阻或肿瘤局部溃疡感染后可以产生腹。


不明原因的贫血

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有相当一部分可能是胃肠道肿瘤所致,患者一定要及时注意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02、筛查

便血、腹痛、贫血,都是结直肠癌的前兆?

结肠镜检查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但毕竟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式,有一定的不适和并发症,因此,有不少人畏惧这种检查,致使一些大肠病变甚至肿瘤不能早期确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现在较大的医疗机构开展无痛结肠镜,其实质就是在检查前经静脉注射一种起效快、作用确切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数秒钟内入睡,完成全部检查后即能苏醒,检查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和痛苦感觉,因此越来越受到患者的喜爱。


有临床征象者应该做结肠镜检查,同时建议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有高危人群每1-2年检查一次。

便血、腹痛、贫血,都是结直肠癌的前兆?


五、结直肠癌的治疗

01、手术治疗

便血、腹痛、贫血,都是结直肠癌的前兆?

对于确诊结直肠肿瘤的病人,外科手术切除依然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目前唯一能治愈肿瘤的手段。手术入路有传统的开腹手术和目前已经普及的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即所谓的微创手术


结直肠外科的微创手术已经普遍开展,大量的患者从中获益,手术变得更加微创化,痛苦小,恢复快。但还是有很多患者及家属疑问,包括以下非结直肠外科专业的医生同行也有困惑:


结直肠癌切除手术

到底“微创手术”好 还是“开放手术”好?

不开腹的腹腔镜微创手术能切干净么?

远期效果如何??


其实大家所关心的“切干净”就是我们专业所强调的“根治性”,而远期效果就是我们所关系的患者预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要“切干净”分为两个部分:病灶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的整块切除


腹腔镜微创手术和传统的开腹手术手术切除范围和根治程度的要求是一致的,某种程度上讲,腹腔镜微创手术不仅能“切干净”,而且许多方面较开放而言能做得更好:

视野放大,如放大镜下显微外科手术,手术更加精细,出血量少,甚至零失血,手术中血管根部的离断,淋巴结的清扫更加清晰彻底。


所以从淋巴清扫的角度,腹腔镜微创手术比传统开放手术根治度更好,由器械代替手的操作,避免触碰、挤压肿瘤,更加符合无瘤操作的肿瘤外科手术的基本原则。


现在多项国内外临床研究及实践已经证实,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根治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远期效果——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局部与远处复发率均无差异,但患者恢复更快,痛苦更小,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少。


其实正是由于腹腔镜技术的出现,胃肠外科进入了精准解剖的时代、微创时代,显微外科时代。

02、辅助治疗

便血、腹痛、贫血,都是结直肠癌的前兆?

包括化疗,放疗,生物靶向治疗等。采用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有望减低复发转移的机会!


六、预防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减少高蛋白高脂肪、精细、腌炸、烟熏食物的摄入;增加食用蔬菜、水果、粗粮;减少吸烟和过量饮酒;加强运动、减少肥胖等等。


2、积极治疗癌前病变:积极防治大肠息肉、溃疡性大肠炎。对多发性息肉、腺瘤息肉,尤其是大肠息肉病,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手术切除,以减少癌变机会。


3、高危人群,定期健康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癌肿   结肠   直肠   息肉   肠癌   前兆   大肠   晚期   大便   痔疮   肿瘤   患者   腹腔镜   手术   发生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