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助听器的误区

常见的误区有:

一:大声说还能听见,不用戴助听器。

不少人不愿承认自己听力有问题,总认为自己听力还行,家人大声说话还能听见,看电视时,将电视音量开大也能听见,不需要佩戴助听器。实际上,只要听力损失在40dB左右都应该佩戴助听器。当别人大声说话或电视声音开大才能听见,表明听力损失已经比较严重了,远远超出了40dB,此时务要佩戴助听器。很多老人觉着听不见只是自己的个人问题,不影响别人,其实不然,这是没为家人考虑,听障不仅影响自己,还给家人的正常生活带来干扰。及时佩戴助听器不但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还给家人解除干扰,让家人有幸福感。

二:耳聋可以治愈,不需要助听器

很多人在医生诊断后,被告知要配助听器时不听从医生建议,到处寻医问药,希望找到治愈的办法。其实,目前,神经性耳聋全世界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原因是神经性耳聋的病变部位在内耳的听毛细胞,内耳的毛细胞死一个就少一个,不会繁衍再生,一旦病变就是不可逆的。一般来说,听力损失40dB就应尽早佩戴助听器,不但可以有效解决日常交流问题,对于提高言语分辨能力,减缓听神经及大脑的萎缩也有很大帮助,同时还可以防止老年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的发生。

三:佩戴助听器会产生依赖性,越戴越聋。

不少老人不接受助听器,担心助听器有依赖性,戴了再也摘不下来,一旦不戴了,听力比以前更严重。实际上,佩戴适合自己的助听器不但不会“越戴越聋”反而会保护患者残余听力,延缓听力衰退。有研究显示,老年性耳聋的言语识别能力与中枢系统功能障碍及患者的认知能力有关,早佩戴助听器可以保护患者中枢神经言语识别功能,避免听觉退化!

四:只佩戴一个助听器就行,哪侧耳朵听力严重就配哪边

有不少患者经过测试,双耳都出现听力下降,但只想给严重的那个耳朵配一台就可以了。这种看似省钱的办法会导致后期的助听效果不好,尤其在人多嘈杂环境经常会听不清别人说什么。其实,双耳佩戴会明显提高言语识别率,比单耳佩戴更有方向感,还可增加声音的立体感,使声音更饱满。再一个,单耳佩戴助听器会产生听力剥夺效应,没有佩戴助听器的耳朵的听觉中枢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会逐渐下降,长久不佩戴,即便以后配上助听器也对声音不敏感,甚至“排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不会听”了。

五:助听器可以网购,别人闲置的也可以戴

助听器不是普通商品,严格的说助听器验配是一门学科,不能随意购买和使用,必须经过严格验配才可以佩戴。验配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验配过程需要听力测试、助听器试听、效果评估等环节。选配助听器也不是“一锤子买卖”,初次选配完成后,验配师会进行定期回访,有佩戴不满意的地方可随时预约进行再次调试。对初次佩戴助听器的患者来说听力师调节的响度及各项功能会比较保守,前1~3个月是适应期,随着患者自身适应进度不同需要不同的调节次数,一般需1~3次微调,对于听力情况复杂的患者,需要微调的次数会更多,直至调节到合适为止。佩戴过程中如果听力发生变化要及时调整助听器各项参数,使之与新的听力相匹配!

六:佩戴助听器之后如果听力再下降,还要重新选配,太浪费钱

有的听损患者认为助听器和戴眼镜一样,听力再下降就得重新选配,太费钱。实际上,配助听器和配眼镜并不一样,选配助听器时验配师都会根据患者听力损失情况选择合适功率的助听器。一般来说留有20dB左右的调试空间,以便以后患者听力下降可进行调试,不必换机器。

七:助听器戴上不好看也不舒服,干什么都不方便

目前有一种隐蔽Ric式助听器非常好用,它小巧美观,舒适度高,音质自然清晰,佩戴方便,随时可戴可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助听器   听神经   内耳   依赖性   中枢   听觉   听力   误区   干扰   患者   言语   家人   损失   老人   声音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