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藤县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吗?

藤县,秦以前属百越地。秦属桂林郡,秦末汉初属南越王国。汉为苍梧郡,汉永平十四年(71年),置鄣平县,旧治今属藤县境。

历史上的藤县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吗?

三国吴置丰城县,治辖今县地。与鄣平县同隶苍梧郡

西晋改丰城县为农城县,仍隶苍梧郡。东晋时,农城县更名丰城县。升平五年(361年),丰城县改隶永平郡。义熙(405—418年)中,又于今县东浔江南、北流江东岸置夫宁县,亦隶永平郡。

南朝齐将旧治今属岑溪县西北之永平郡迁治夫宁县(即今藤县东浔江南、北流江东岸)。

南朝梁又析出广州永平郡置石州,亦治夫宁县。石州因之又成为今县地地方最高行政建制之始。时领永平、建陵、阴石、桂平等4个郡。南朝陈领永平、永业、梁德、建陵、永建5个郡。其中,永平郡领夫宁、叔安、庐平、员乡、苏平、逋宁、雷乡、开城、毗平、武林、丰城等11个县,治辖今藤县地的依旧为夫宁、丰城等县。陈末,丰城县废入建陵郡安基县。

隋开皇九年(589 年),石州改为藤州。(另说县南百里有白藤岭,又称白藤山,山上生长白藤,又称紫藤。开皇十二年以藤之名改石州为藤州)。次年,藤州增划辖戎城县。十一年(591年),永平邵废,夫宁县改为永平县,隶藤州。十九年(599年)。置淳人县,旧治今属藤县西北。隶藤州。大业三年(607年),藤州废改为永平郡。隋末,永平郡计辖永平、武林、隋建、安基、普宁、戎城、宁人、大宾、淳人、贺州等 11 个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废永平郡置藤州,领县依旧。并复置辖孟陵县。武德七年(624年),淳人县更名感义县,依旧隶藤州。贞观三年(629年),藤州析出大宾县改隶燕州。五年(631年),又于今县西北太平析置宁风县,隶燕州。七年(633年),藤州又析出武林县改隶浔州;析出安基县改隶由燕州更名之泰州,宁风县则为泰州治;普宁县改隶容州。次年,藤州析出孟陵县改隶梧州。同年,泰州复名燕州,并迁治安基县。十二年(638年),藤州又析出隋建县改隶龚州。十八年(644年),燕州废,安基、宁风因此改隶藤州。二十二(648年),安基县改名安昌县,贞观后,析出永平县改隶昭州,并省废隋建,贺州、宁人等县置镡津县,旧治今属县东北浔江南。北流江东岸。天宝元年(742年),藤州改为感义郡。至徳二年(757年),安昌县又更名义昌县。次年,感义郡复改为藤州。唐末,藤州计辖镡津、感义、义昌、宁风等4个县,治镡津县。五代先属楚,后周属南汉。

宋开宝五年(972年),宁风、感义、义昌等3个县废省人镡津县。镡津县依旧为藤州治,并于开宝(968—975年)中迁旧治今属藤县县城。熙宁四年(1071年),藤州划辖原隶南仪州之岑溪县。宋末,藤州实领镡津、岑溪两县。

元属藤州镡津县,隶湖广行省;至正(1341—1368)末隶湖广行中书省。

明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镡津县废省入藤州。同年十月,藤州改隶梧州府。次年五月,藤州降改为藤县。

清藤县属梧州府。

民国二年(1913年),藤县隶属郁江道。次年六月,藤县改隶苍梧道。十六年(1927年),藤县改隶广西省。十九年(1930年),藤县隶属苍梧民团区。二十一年(1932年)四月,藤县改隶梧州民团区。二十三年(1934年)三月,藤县改属梧州行政监督区。二十九年(1940年)三月,藤县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三十七(1948年)九月,藤县划出樟树乡改隶蒙山县,并以眉河河流中心线为蒙山县与藤县之县界,上自白马旁起,下至情眉岭河止,右岸属藤县,左岸归蒙山县。

1949年11月29日,藤县解放。治藤城镇,属梧州专区。1951年7月9日,藤县改属容县专区。1952年7月19日,藤县改属梧州专区。同年8月,藤县析出三堡区(包括蚊塘、蒙圩、大冻、南峒、安山、合水、平坡、三堡、屏山、荔河、六田、车河、河林、美术、新安、双门、付孙、三合、坡塘、都目等20个乡),划归岑溪县管辖。1971年11月,藤县改属梧州地区。1997年4月,梧州地区、梧州市行政区划调整,藤县归梧州市管辖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藤县   蒙山县   开皇   丰城   湖广   岑溪   宁县   苍梧   陵县   北流   永平   梧州   白藤   泰州   次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