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琪教授耳穴全息反射诊断法,中西医的结合,岁月的见证

耳穴全息反射诊断技术(ADLS) 是李家琪老师独创发明的一套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方法,他采用“一视、二触、三结合”的诊断方法,将中医的“望、闻、问、切”和西医的“视、触、叩、听”融合起来,结合多年的临床研究和病例积累,重新制定了耳穴诊断疾病条件的标准化, 创新的提出了新的耳穴“望、闻、问、切”的诊断要求,并重新定义了诊断的方式和标准,对进一步提高耳穴诊断准确率明确了相互之间的关联,三者有机结合的越好,诊断率越高,造成误诊或漏诊的机会就越少。

李家琪教授耳穴全息反射诊断法,中西医的结合,岁月的见证


什么是耳穴全息反射诊断法

1. 一视:耳穴视诊,即中医的“望”。

看耳廓的异常反应,如变色、脱屑、隆起、凹陷、丘疹等,根据异常反应出现的部位及反应的程度,来诊断疾病。

2.二触:耳穴触诊,即中医的“切”, 既要用手触,也要用笔触

先用手触摸耳廓有无隆起、增厚、变硬、结节等。再用检测笔均匀的按压耳穴,正常的耳穴皮肤很富有弹性。而病变的相应耳穴则凹陷长时间起不来,在检测笔上表现为低电阻特性。

笔触查的顺序一般是先内脏后肢体,再查头面部及其他。一个穴不需要反复用力按。更不能违背生理器官的循环规律乱按,如消化系统,应按照口一食道一贲门一十二指肠一小肠—大肠等顺序,而不可反之。


李家琪教授耳穴全息反射诊断法,中西医的结合,岁月的见证


是否哪里有反应,哪里就有病吗?不一定。实践告诉我们,相同的病,可能有不同的反应,不同的病也可能出现相同的反应。如肾穴有反应,肾脏不一定就有毛病;耳鸣、耳聋(肾开窍于耳)、腰椎骨质增生(肾主骨)、牙齿松动(齿为骨之余)等疾患,均可使肾穴出现反应。只有在肾穴、肾炎点、下肢都有反应的情况下,才可以诊断肾脏病。

脏腑疾病的诊断,往往也不是一个穴位反应就能确诊的,需要靠一组穴位来辨证,再上表现症状,最后才能定病,如:肝炎的反应穴是“肝”穴有瓜子仁结节,“口”穴(反应常口苦咽干), “肝阳2” (提示常有肝火上炎), “艇中” (提示常有腹胀), “膝”(提示下肢无力), “肝阳1” (提示谷丙转氨酶增高)。

3. 三结合:即结合中医的经验,西医的经验,和自己的经验,综合辨证。

为了使诊断更精准,减少误诊误判,通过上述耳穴视诊和触诊检测初步诊断后,再结合中医学和西医学的临床体查经验,以及自己多年的耳穴诊断临床经验,三结合验证后再最后下结论。

李家琪教授耳穴全息反射诊断法,中西医的结合,岁月的见证


如中医上看食指“风、气、命”三关对小儿疾患的诊断;看舌苔的变化对三焦病变的诊断;看下唇、舌面、面颊对肠道寄生虫的多少和类型的诊断;看舌上红点和眼球结膜上蓝斑对蛔、蚜虫的鉴别诊断;看上唇系带对痣核的类型、数量及分布位置的诊断等。

而西医以外诊内的检查也很多,如“麦氏点反跳痛”对阑尾炎的诊断;双肩部波齐氏点压痛对肺炎的诊断;用“深、浅反射法”对是否脑神经损伤的检查,都是很行之有效的。这都是一个全科医生应该具备的医疗素质和认真对待病人的重要医德。

同时还要把耳诊经验和患者主诉相结合,检查时既要注意现病史,也要注意既往病史。许多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了如指掌,有丰富的第一手感性材料,将耳穴检查结果和患者主诉结合起来,对作出正确诊断结论,是非常有意义的。

李家琪教授耳穴全息反射诊断法,中西医的结合,岁月的见证


不仅如此,李家琪老师还把“一视、二触、三结合”的诊断经验,总结成一套“耳穴全息反射诊断技术”标准,通过标准化的耳穴诊断操作,大大提高了耳穴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使复杂的诊断过程变得更容易操作和掌握。这套技术使李家琪老师从医数十年来独步医坛,成为我国耳穴诊断学科的奠基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耳穴   全息   反射   触诊   耳廓   病史   疾患   下肢   笔触   穴位   西医   中西医   见证   患者   中医   教授   岁月   提示   经验   李家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