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暑”和“热”,祖先黄帝也迷惑!

2020年初的这场疫情,让一个视频从新回到大众的视野。在视频资料中,王永炎院士通过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提前半年左右,预测到了本次瘟疫要发生,并提醒大家注意。这个视频,让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成为了大家讨论的内容之一,然而讨论中却出现了各种的争议。争议的焦点,是中医“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排列顺序,尤其是“暑、热”的排列顺序,这也是让我们祖先黄帝曾经迷惑的东西。

中医“暑”和“热”,祖先黄帝也迷惑!

五运六气学说中,“风寒暑湿燥火”的排列顺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五运行大论篇中,黄帝就问岐伯他们:“为什么六气的对应及排列顺序,不合于阴阳的规律呢?”岐伯的回答是:“人体脏腑与六气的对应及排列,可以对应及推理,符合阴阳,但是天地的六气阴阳,是观察到的一种象,不能用常规推理解释”。

中医“暑”和“热”,祖先黄帝也迷惑!

在五运行大论篇中,提出了少阴君热-太阴湿土-少阳相暑-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热、湿、暑、燥、寒、风的六气运行顺序。然而在接下来的六微旨大论篇中,又提出了热、暑、湿、燥、寒、风的六气运行顺序。我们对比这两个排列顺序,会发现古人在处理“热与暑”的位置时,出现了思维的不一致,并不能完全确定其排列的顺序!

究竟如何看待“热与暑”?如何定“六气”的排列顺序,我们不妨如岐伯所说,从“象”论之。暑与热,经典的说法是有水为暑、无水为热。我们去查询“暑”字的演变,其有水有火,发现其上面是日、下边是火、中间是烧水的器物,象征着自然界上边有太阳、地下有热力、加热土中之寒水,使其具有少阳生发万物的作用。而“热”字的演变,上边有太阳之光、中间为土、下为火,土中无水,象征着太阳光照强、火藏于地下,土地中无水气去降热,或者说土地吸收太阳之光、开始藏火于地下。

中医“暑”和“热”,祖先黄帝也迷惑!

从象的角度讲,风木作为万物从静到动的开始,湿土作为万物生长的基石,燥金作为万物成熟收获的标志,寒水作为万物封藏归静的终点,这是没有异议的。万物从寒水而风动,到湿土成为生长的基石,寒水如何化为湿土,中间就是“暑”的功劳和阶段,所以应在风木和湿土之间;万物化为果实收获,然后开始收敛潜藏,最后化为蕴含生机的寒水,这里面就是火藏于土下,乃是之意,也是水火互藏的意思,所以应该在燥金和寒水之间。从这些象讲,我们可以得出厥阴风木、少阳相暑、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少阴君热、太阳寒水的排列顺序。

中医“暑”和“热”,祖先黄帝也迷惑!

厥阴风木、少阳相暑、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少阴君热、太阳寒水的排列顺序,符合中医三阴三阳的脏腑六气功能;其与十二地支对应,在合化之后,又正好符合《伤寒论》的六经归属及传变规律。从这个角度讲,祖先黄帝迷惑的“暑热”问题,其实答案就在医圣仲景的伤寒六经体系中,岐伯所谓的“天地六气不合数,合于象”,对也不对!

我们祖先运用干支六气,从时间跨入空间,与现代几何学的从空间跨入时间,二者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五运六气,简单的四个字,其实有很多玄妙,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黄帝   黄帝内经   祖先   中医   阴湿   脏腑   阴风   风寒   学说   阴阳   万物   排列   顺序   地下   太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