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和从众心理

古代打仗的时候,战前军队的士气基本上是被激发出来的。最后,“懦夫在战斗前”这句话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我们打架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如果输了,我绝对不应该在该跑的时候跑在后面。这个时候,任何一个转身逃跑的懦夫,都有可能触发别人的“我不想跑在后面”。也许在战斗失败之前,每个人都冲回家了。所以先把那句话放在那里,打破你“我不想落后”的想法。

社会认同和从众心理

心理学上称之为“社会认同”。我们渴望与周围的人保持一定的心理一致性。

有时候,我们往往没有判断对错的能力。我们必须根据别人的判断做出选择。即使别人做了错误的决定,我们还是跟着别人做同样错误的决定。

社会认同和从众心理

自习室里,很多人开始聊天,非常热闹。这时,如果突然有1/3以上的人安静下来,其他人可以选择继续聊天,因为老师还没有来。然而,其他人也跟着安静下来,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他们在逃跑。然而,发现老师没来后,另一组率先开始聊天,另一组也开始效仿。学生往往对“自习室要安静”没有正确的认识,是否保持安静往往取决于周围其他人是否保持安静。

类似的事情有:为什么老人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摔倒了?为什么岳没有获救?

社会认同和从众心理

心理学上的破窗效应也可以说是从众效应的一个例子。当老师还在教室的时候,破坏它的责任对每个人来说都更重要。集体感的约束力足以让想聊天的同学集体沉默。

辅导员认为这种约束被打破了,开始聊天的二三年级学生心理压力小了很多。一旦超过三个人开始聊天,很快就会变成群体行为。这个时候,如果他们不说点什么,就会面临新的从众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约束力   懦夫   战前   辅导员   士气   对错   心理学   称之为   效应   其他人   安静   集体   错误   老师   心理   社会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