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些国之栋梁,才有我们的岁月静好

#打卡美好生活#

我们可以吃着美食,赏着美景,岁月静好,不要忘记,是他们让我们拥有了现在的美好生活。


袁隆平——水稻之父


因为这些国之栋梁,才有我们的岁月静好

民以食为天,老人们常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荒”。


不管是谁,都要吃饭,而且是不挨饿,要吃饱饭。


说到吃饱饭,就不能不提这个人,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他有两个梦想:“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袁隆平儿时的梦想就是让中国人吃饱,长大后,他也一直为这个梦想努力着。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的毕生追求。


国际上有个权威理论“水稻无杂交优势可以利用”,但袁隆平却研究出杂交水稻。


袁老就想让水稻超高产,水稻的产量从每亩700公斤,到800公斤,再到900公斤、1000公斤,这不是一些简单的数字,经过无数次的失败,进行各种实验,天天要下田。


他说:“假如我没在家,那么就一定在试验田;如果不在试验田,那也是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他的这种执着,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我们国家人口多,耕地有限,有很多盐碱地,还样的地不适合种庄稼,如果让这些地也都能种上水稻,就可以扩大两三亿亩的耕地,种出的水稻能多养活两亿人。


袁隆平不但帮我们国家的人吃饱饭,还帮助其他国家的人民吃饱了饭,非洲有五十多个国家种植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还有菲律宾、越南、孟加拉、美国、巴西等很多国家也都在种杂交稻,种植这种杂交水稻,平均每公顷产量能比当地的优良品种高出两吨左右,他让更多人吃饱了饭。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现在我们不用再为吃不饱而发愁,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不要忘记为全世界造福的袁隆平。


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因为这些国之栋梁,才有我们的岁月静好

健康的身体,是最大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为零,而医生守护着人民的健康。


有这样一位医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获奖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他叫吴孟超。


在1956年,一个外国的肝脏外科专家来中国访问,他断言:中国的肝脏外科水平要达到世界水平,至少要二三十年的时间,而吴孟超带领着他的团队不断创新,使我国迈进国际肝胆外科的前列。


他常说:“一个医学家应该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终身追求。”


他曾经救治过一个肝巨大血管瘤患者,像马蜂窝一样的血管瘤,当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救治成功率都很低。


手术做了12个小时,切下来的瘤子有18千克重,直到现在也是世界之最。


那位患者叫陆本海,36年过去,他已经80多岁了,依然健健康康的,还经常给吴孟超打电话,全家人都很感激他。


吴孟超说:“我看重的不是创造奇迹,而是救治生命,医生要用自己的责任心,帮助一个个病人度过难关。”


吴孟超一心为患者着想,为了给患者省钱,每次手术他都用手用线缝合,他说:“我们要多用脑和手为患者服务,器械用一次,咔嚓一声1000多块,我吴孟超用手缝线,分文不要。”


他在冬天查房的时候,也总是先把手搓热了再给患者检查,检查完后还会为患者拉好衣服,掖好被角,把鞋子放在最方便的位置,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


他在朗读者中告诫年轻的医疗工作者:孩子们,让别人去享受“人上人”的荣耀,我只祈求你们善尽“人中人”的天职,某些医生永远只能收到医疗费,我愿你们收到的更多——别人的感念。


仁心仁术,悬壶济世的好医生,永远值得人尊敬。


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


因为这些国之栋梁,才有我们的岁月静好

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钱学森小时候就很聪明,小伙伴们一起折纸飞机,他的纸飞机分得最远,别的小伙伴不服气,但是却总比不过他,就问他原因。


原来他折纸飞机是有窍门的,要折的有棱有角,飞起来遇到空气的阻力就会减少,飞得就会远。


钱学森的一生都与飞机分不开。


钱学森赴美留学,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学习,他学习刻苦,科研能力和成绩都很突出,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就决定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他的归国路并不顺利,“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1955年钱学森一家终于可以回国,在码头上记者追问他是否还打算回美国,钱学森回答:“我不会再回来,我没有理由再回来,这是我想了很长时间的决定,今后我打算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的国家,以便他们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他的志向是:让祖国强大,让人民不受欺凌,陈赓大将问他:“钱先生,你看我们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


“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我们中国人同样能造出来”他坚信中国人也能造出导弹。


由于钱学森从美国归来,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至少20年。


中美恢复建交后,曾多次邀请钱学森前往美国。


钱学森拒绝了,他曾经说:在美国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想在美国住一辈子。他心中永远装着祖国。


2001年,为了纪念钱学森,一枚小行星被命名为“钱学森”星。


因为这些国之栋梁,才有我们的岁月静好

邓稼先、于敏、张富清、黄旭华、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沈善烔、周毓麟、谢毓元、叶培建……他们是最闪亮的星。


希望我们国家像他们这样的明星越来越多,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强大!


因为有了这些国之栋梁,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安享太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麻省理工学院   试验田   肝胆   水稻   美国   栋梁   导弹   中国   外科   患者   飞机   岁月   中国人   医生   梦想   国家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