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来稿|聊聊器具——中医博物馆里那些有意思的物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医医疗器械是中医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医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中医医疗器具从产生、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它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医疗活动而产生和发展,经历过反复创新、应用、改进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其材质也是逐渐多样化。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些干货!你准备好了吗?

各种石头

人类、疾病、医疗、医疗器具是相伴随而出现的。考古发现证明,最早的医疗器具是石制品——贬石,即经磨制而成的楔形或锥形的小石器,用以叩击皮肤、浅刺出血和割治排脓。如资料记载,河北藁城曾出土砭镰;内蒙古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一根磨制石针,河南郑州商代遗址出土一枚玉质小剑形器等。《山海经·东山经》记载:“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说文解字》“砭,以石刺病也。”

纪录来稿|聊聊器具——中医博物馆里那些有意思的物件

▲河北藁城台西遗址出土的“砭镰”,据考证是世界上最早的手术刀,距今3400多年

纪录来稿|聊聊器具——中医博物馆里那些有意思的物件

▲各式的砭镰

金属的革命!

其改进主要体现在制作材料、形状和用途上。夏代主要是石制品,到了商代,由于冶炼技术的提高,青铜制品的应用已很广泛。到了周代,在医疗水平提高的同时,医疗器具亦有所发展。金属医疗器具正开始渐渐取代石器器具。据学者叶又新(试释东汉画象石上刻划的医针——兼探九针的形成过程)考证,《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九针,就是在夏商周至两汉间形成的。现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藏有商周时期的砭石,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有出土研药所用的玉臼……

无法想象的创造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得到广泛应用,冶炼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金属材质的医疗器具。《五十二病方》最能体现其进步,其中有焙烤用的瓦鬻(陶制烹器,读音yù);手术用的刀剶(读音chuán);角法(即后世的火罐疗法)用的小角;探导用的木棒楸;缚伤用的泥器以及金铫(铜制有柄烹器,读音diào)等。河南新郑春秋战国时期的郑韩故城遗址出土一贬石,类似于当时《灵枢》所载九针中的圆针和锋针。秦汉之际,医用器具发展很快,《内经》中的九针就成熟于当时,而华佗著名的开腹术没有较精良的器具是达不到的。

精细的外科手术器具

晋、南北朝到隋唐,医疗器具的应用更加广泛了,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肠吻合术、拔牙术及皮肤缝合等手术没有精巧的器具是不能达到的。唐骨伤科专家蔺道人著的我国最早的骨伤科专著里,记载了大量的器具,涉及到制药所用秤、碾;摊药膏敷药所用纸、板子;复位后局部固定用的杉木片;手术用的快刀、剑刀、雕刀、剪刀,缝合伤口用的针、线等。

战争轨迹印刻而成的创新

由于战争的频繁,外科尤其是骨伤科医疗器具的发展尤为迅速。危亦林所著的《世医得效方》专辟有正骨金镞一科,其中记载了四肢骨折和脱臼,脊椎骨折、跌打损伤、箭伤及整复法等,所用器具有:器剪刀、铁钳、凿、麻线、桑白线、铁针、竹针、石钵、瓦器、铁槽等;其中对脊柱骨折则“用软绳从脚吊起,坠下身直,其骨使自归案……待其骨直归案,然后用大桑皮一片,放在背皮上,杉树皮两三片,安在桑皮上,用软物缠夹定,莫令屈,用药治之。”这是首创悬吊复位法,而英国医学家Davis在1927年才提出此法,晚于危氏六百余年。

专业化了!

医疗器具已被广泛应用,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中更有对医疗器具的专门记载,并详细说明了用法、制做及使用注意事项。这可能是中医医疗器具最早的专门记叙了,它标志着医疗器具的研制将逐渐成为专业化了。

被碾压下的存活与崛起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医事业各种被打压,医疗器具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和创新。同时,由于西医的传入,加上西医外科麻醉术、清毒法的进步,所以,这一时期主要是一部分西医器具的移植应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西医结合工作不但使古老的器具得以改进,而且创制了许多新的器具。如在我国研究成功“脉象仪”,已建立了脉象模型;在治疗上,有目前广泛使用的“电针仪”……而且在我们不断的创新中也在保护和继承遗留下来的传统器具。在各大博物馆,医疗器具也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文献中也多有记载,且不局限于中医文献中。如1979年《故宫博物院院刊》中专门记载故宫的藏品清代御药房所用的眼病蒸洗器,可追溯到孙思邈《千金翼方》中“治眼暮无所见方”所用“猪肝一具,细切,以水一斗,煮取熟,置小口器中,及热以目临于上……”这是单眼蒸汽的方法。1985年《文物》杂志,记载《首都博物馆收藏的古代医疗器械》,其都为已故病理学家侯宝璋先生捐赠,青铜镊、青铜药臼、黄釉瓷药碾、词脉枕、瓷兽用灌药器等。

纪录来稿|聊聊器具——中医博物馆里那些有意思的物件

由此可见,对于医疗器具的记载不仅仅局限于中医文献、中医药的博物馆中,中医药的发展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渗透在各个方面,也体现着历史对于中医的保护。医疗器具的研究不仅可以体现中医的发展与传承脉络,更可以启迪现代对于中医器具的应用。

纪录中医

纪录 · 故事 · 发现

公众号:jilu-zhongyi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器具   中医   藁城   脉象   商代   博物   来稿   读音   河北   河南   西医   物件   青铜   中医药   遗址   文献   有意思   手术   纪录   医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