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山火&透天凉(中)|得其真传?或仅得其皮毛?

觉远大师圆寂之际

蒙眬呓语部分《九阳真经》经文

张三丰、郭襄、无色大师默记了一部分

当年传得《九阳真经》的三位

悟性各有不同

根柢也大有差异

武功是无色大师最高

郭襄所学最博

张三丰当时武功全无根基

正因如此所学反而最精纯

是以少林、峨嵋、武当三派

一个得其「高」

一个得其「博」

一个得其「纯」

三派武功各有所长

但也可说各有所短

——《倚天屠龙记》

自上期 烧山火&透天凉(上) | 是失传的绝技?还是哗众取宠的噱头?留言中所见,我们“纪录中医”的粉丝高手如云,会用“烧山火透天凉”者一时间多不胜数,“绝技”也成了白菜。诸位所得是真是假,暂且按下不表,跟随纪录片《千年国医》摄制组,来听听陆飚老师讲述曾经跟随郑魁山老先生的故事——

视频加载中...

陆飚

针灸医师

我觉得学习针灸对我帮助最大的一个时间段,实际上是毕业以后留校。我之所以决定留到针灸教研室,就是因为郑魁山老师他的水平高。我们在快毕业的时候,他(郑魁山)给我们讲了一次课,我们班上大概有九十多个将近一百人,他在一个大的阶梯教室讲了一个下午,讲针灸手法。

烧山火&透天凉(中)|得其真传?或仅得其皮毛?

那么他谈到了两个东西,一个就是气至冲动。他说得气一定要有个气至冲动,就是肌肉有这么微微的一动,我们的眼睛有时候能看到,但是动得微弱的话,有时候眼睛看不到,但是手摸到那,会感觉到这个气来了,这叫气至冲动。我当时就觉得这跟我过去学的针灸是完全不一样,听过之后我就非常激动。

他讲完了以后就要操作,需要两个人,当时我就一个箭步就冲上去了。因为当时我就对针灸有好的印象,那时候有什么聋哑人扎针好了之类的故事也很多,所以我对针灸还是挺喜欢的,所以我一个箭步就冲上去了,我就想有这个机会,一定要让他给我扎。

烧山火&透天凉(中)|得其真传?或仅得其皮毛?

他给我手上合谷扎了一个,应该是透天凉手法,我记得他针一下去,我这个肌肉就跳了,食指动了一下,这我就明白什么叫气至冲动了。第二,他做这个透天凉手法,当时因为我也才二十来岁,因为老要运动,打球,所以身体挺好的,手也是热的,但他给我做完之后,手冰冰凉凉的。所以我还是非常佩服他确实能做出来这个“透天凉”。

那另外一个上来的同学叫鞠海裕(音),也是一个二十来岁的男孩儿,身体也挺好的小伙子,他不会那么弱。给他也是扎了一个合谷还是什么穴,做了“透天凉”,这回不仅是手凉了,整个脸一下就煞白,全身的反应也很强烈。我们当时也怕他有点儿晕针还是别的什么,实际上也没关系,他坐到那把针拔出来,很快就恢复了。所以我看了郑老的这个绝技以后,对我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

烧山火&透天凉(中)|得其真传?或仅得其皮毛?

但是有一点,我在针灸教研室的时候,因为来看病的人都是来找郑老或者找他儿子的,他不会让我们扎针,所以我们一直没有动过针,我们一直给郑老端盘子、拿针,然后拔针,这是我们学生干的事情。

实际上我跟着他两年了以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基本上什么病来了,他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治好。并且两年之内,接触的病人大都是疑难杂症,可能只有一两个病人没有效。我记得最清楚是让一个小孩儿回去了,跟他父母说这个小男孩的病我确实无能为力,治不了,你还是到别的地方看看有没有别的办法。

烧山火&透天凉(中)|得其真传?或仅得其皮毛?

郑魁山(1918-2010)

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甘肃省首届名中医

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

号称“西北针王”

“中国针灸当代针法研究之父”

甘肃中医学院教授。

因为我觉得郑老什么病都能治好,也不仅仅是觉得郑老什么病都能治好,我是觉得针灸什么病都能治好,可郑老怎么把病人推出去了?后来病人走了以后,我问郑老,为什么这个病我们看不了?郑老说:”你看他这个孩子十一二岁了,但是看上去他的发育只有五六岁,他的大脑神经没有发育起来,可能出生的时候,大脑受到挤压或者什么造成了畸形,这种情况,我们给他扎,短期看不到疗效,我们会耽误人家,所以我们治不了就让他回去,别的人也许能治疗。”

但也就这么一两个人,其他的临床效果之好,真是让人惊讶,这些都对我这个专业,打下了一个很大的基础。

烧山火&透天凉(中)|得其真传?或仅得其皮毛?

后来实际上我学习心得最好的时候是我考研究生考到北京。当时都叫学院,之后改名叫中医药大学,北京确实还是更开放,北京中医学院的老师们,教学方法真的比甘肃中医学院强很多,这个我们不得不承认,因为甘肃还是属于边远地区。我到了北京出门诊,在上临床的时候,有时候带我们的杨甲三老师不在,他儿子杨天德就带我们。在东直门医院病房,我自己管七八张床,我自己开药、自己扎针,病人来了以后不可以挑选医生,所以这就给我们实践的机会。

扎了以后我才知道,我说针灸的效果不是挺好的吗?怎么我扎了以后效果不好了?

烧山火&透天凉(中)|得其真传?或仅得其皮毛?

慢慢我才知道,不是说针灸效果都这么好,而是郑魁山的手法好,他扎针的效果才好。所以每次放假,我都要回兰州去甘肃中医学院跟郑老学习,这个对我的影响是最大的,提高也最大的。因为我实践过,扎过针了,我懂了,我了解哪个地方是薄弱的,我第二次再请教他,他跟我说一两句话,那就是醍醐灌顶,对我帮助很大。不像在这之前,我自己没有动手的时候,他跟我说,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我每年都回去,再观察他治病的过程,这对我提高很大。

后来我就琢磨郑老说的气至冲动,得气这么重要,但是郑老他并没有告诉我,哪些穴位可以扎跳?也就是扎到气至冲动。哪一些穴位扎到气至冲动以后,治哪些病?这些他都没有说,书上也没有记载,后来我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一直积累,我们全身有三百六十多个穴位,我现在能够摸索出来大概七十多个穴位可以很轻松的扎跳(我就把它说白了,就叫扎跳,实际上扎跳原意就是郑老说的气至冲动)。

烧山火&透天凉(中)|得其真传?或仅得其皮毛?

七十多个穴位可以扎跳,这是按照传统的穴位,实际上如果说点位的话,我现在临床上治疗也不是严格按照过去传统的穴位,因为有经络,有的时候两个穴位之间每一个点位,离穴不离经都能扎,只要扎跳,效果就是奇迹的好,所以我只是追求扎跳。


2018年初

总导演周兵老师看到一篇陆飚先生的获奖感言

随后便发于我留用

却正好应了我在上期的一个疑问

针刺后皮肤局部温度升高零点几度

这算不算“烧山火”呢?

没有想到自己荣获了《海探秘。微课堂》2017年“良师”奖!衷心感谢汪导,杨泱老师及摄制组的工作人员,还有就是我们各期传承班的每位学员,通过四期微信传承班的教学我自己的提高也令自己惊叹不已,教学相长,在教学的过程中从学员那里学来的东西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多年以来一直困扰在我心头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才能将自己过去所学的杨甲三教授,郑魁山教授,贺普仁国医大师,李少波教授,张涛清教授等诸位针灸界老前辈的宝贵经验有效地传承下去,针灸作为一门实操学科必须要有传承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除非守在老师身边长期观察并配合时常练习,否则无法学习,即使参加一个面授学习班也是一带而过,过了就忘记了,手中没有像样的视频资料可以反复看的话很快就淡忘了。感恩上苍,汪导摄制组的出现一下就完成了我多年以来的心愿,有了高清视频资料加上几个月的系统学习确实可以让学员全面深入掌握针灸手法内容。

针灸手法内容自古就充满了神秘色彩,有些内容历代都是秘而不宣的,甚至历史上长久以来都是以讹传讹,令后学们莫衷一是,只是有文字记载还不够,必须有机会亲眼所见才能有所领悟,好比开车,只是阅读文献永远也无法真正学会如何开车。针灸手法“烧山火,透天凉”就是如此,有记载但会做的人太少,有些“成功”的操作是否真正成功值得商榷,“烧山火”手法相对容易一点,拍拍打打也会发热,“透天凉”手法难度就大一些,关键我们不以病人自我感觉为依据,自我感觉不客观,很容易作假暗示,诱导出来,我们要让施术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以上才算成功,能达到者如凤毛麟角,真正掌握者可以十有八九都可以成功,没有口传心授的传承几乎不可能。

其实传统文化中许多内容都是需要师承的,口传心授才能心领神会,比如武功,烹饪,工匠,禅宗,就连体育如果得不到一流教练的指点也很难获得奥运金牌,针灸学在《黄帝内经》时代是国内医学的主流分支,到了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出现以后就逐渐被边缘化了,一直到今天,后来受西方人的影响才产生了针灸热,但是一个被遗忘了几千年的学科要想再次捡起来谈何容易,谁会呀?国内中医大方脉各地都人才济济,高手如云,几千年来都是如此,但是找到一个针灸真正的高手难于上青天,我是由于运气好有机会跟随几位真正的针灸大师们学习了多年加上自己多年临床验证摸索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针灸学术体系,只待有缘人来传承,千载难逢,如果不这样传承,那么我们针灸的前途确实堪忧,针灸教科书上的内容与临床脱节的现象超过任何学科,依照教科书内容治病就是缘木求鱼,必须有人站出来讲真话,并以实际行动来纠正其过错针灸学才能再次更好地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

本人以临床为主,没有时间著述写作,怕误认子弟如杀人父兄,加上文字确实很难描述针下感觉,实操学科必须口传心授,不为赚钱,只为传承先师们的绝学奇技,希望广大针灸爱好者们能真正领会我和汪导摄制组的一片苦心。

陆飚 敬上 于2018年初

纪录 · 故事 · 发现

公众号:jilu-zhongyi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山火   中医学院   口传心授   武功   摄制组   真传   甘肃   穴位   针灸   皮毛   手法   病人   冲动   确实   效果   老师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