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自律真的是因为“懒”吗?

康德说,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很多时候,不是优秀才自律,而是你自律了,才会变得优秀。


当一个人自律到极致的时候,即便你起点不高,即便你受尽嘲讽,全世界依旧会为你让路。


说到底,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唯有自律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你不自律真的是因为“懒”吗?

曾有过这样一个咨询案例。


来访者是一位全职妈妈,年轻时爱好文学的她,想利用空闲时间,写写文章。


可一段时间下来,每天的家务活就够她受的了,还要伺候老公和小学的儿子,等空闲下来,她根本什么都不想干,即便有时候强迫自己坐到桌前,也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所以几乎每次咨询一开始,她都会说,过去一周她很有罪恶感,因为觉得自己太不自律了。


她说:

其实每天就是照顾他爷俩的饮食起居,还有辅导孩子作业,虽说是从早忙到晚,但要说挤不出写篇文章的时间那也不至于。

而且我看别人家妈妈,一样是要照顾一家子,但人家照样有时间、精力看书、健身。

说到底,就是我懒啊。

你自己或者你身边的人,或许也有跟这位妈妈一样的苦恼:


希望生活有一些改变和突破,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比如养成读书、健身、早起的习惯,可经常是还没怎么干呢,就觉得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难道真的是因为“懒”吗?


我想,我们都忽略了一件事:


一个人做一件事情,除了需要身体能量,还需要心理能量,且每个人内心的能量储备是不同的。


你不自律真的是因为“懒”吗?


你心理的能量储备有多少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自律都是有限的,你不会拥有更多的自律,你现在拥有的就是全部。


《精力管理》一书中谈到思维转换的概念。

我们要停止获得更多的自律,因为自律本身对于成功和改变是不够的。


所以,那些想依赖自律来改变的尝试,多数都失败了。


所谓心理能量,你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生命活力。


而人的心理能量,是有限的。


拿那位妈妈来说,每天孩子上学拖拉、菜贩缺斤少两、丈夫袜子乱扔这些细碎的小事,虽说不上多累,却会耗费她大量的心理能量。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累大于身累”


所以等到空闲下来的时候,她的心理能量早已耗竭,自然是什么都不想干了。


你不自律真的是因为“懒”吗?


如何做到自律

当你建立起习惯,自律就会形成。


我的一个朋友坚持每周六打网球,多年来风雨无阻。我问他为什么可以如此自律?


他回答说,我就是喜欢这项运动,每周六打网球已经成为了我的一个习惯,和自律没有关系。


我的一位同事,坚持每天背诵英语单词打卡已经超过2年时间。


她之所以可以坚持下去也是因为,这已经成为了她的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她不需要自律就可以完成。


一个人想改变自己,靠的不是自律,而是习惯的养成。


当你把注意力转向你认为最重要的事的时候,你就不再分心。一旦专注,你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你想做的事。


所以,行动不是靠足够的自律来坚持,而是要找到对你来说最有价值事,然后培养成习惯,最后成为你的例行公事。


这如同每天刷牙洗脸一样,你到时间就会自动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康德   缺斤少两   恶感   饮食起居   说到底   网球   能量   精力   习惯   妈妈   优秀   孩子   心理   时间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