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尿酸发展到痛风的两个条件,在生活中应如何避免?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在我国高尿酸人群高达一亿多,而其中有3000万都存在痛风问题。那么,尿酸偏高就一定会引发痛风?其实不然,高尿酸不一定会患上痛风,事实上只有20%左右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会发展成痛风。从高尿酸到痛风,有两个必要条件,一个和血尿酸浓度有关,即尿酸盐结晶的沉积;二是自然免疫系统的激活,看起来确实是和血尿酸浓度的关系不太明显,但接着往下看你就明白了!

从高尿酸发展到痛风的两个条件,在生活中应如何避免?

一、高尿酸发展成痛风的两个条件

1、尿酸盐结晶沉积

尿酸盐结晶是导致痛风发作的关键因素。通常来讲,血尿酸水平越高,形成尿酸盐结晶的可能性越大,但除了血尿酸水平之外,影响尿酸盐结晶形成的因素还有温度、pH等。

尿酸盐的溶解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尿酸的溶解度越差。经过检查可以发现,四肢末端关节更容易造成尿酸盐沉积,因为这些关节脂肪包覆较少、距离心脏更远。因此关节在受凉之后,更容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从高尿酸发展到痛风的两个条件,在生活中应如何避免?

当尿液pH值从5.0升高到7.0时,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将增加近20倍!而组织液中的pH值降低,则是痛风发作的常见诱因。由此可见,尿酸盐的溶解度和血液、组织液的pH值具有一定关系。比如,在剧烈运动之后,肌肉所在部位的乳酸浓度升高,局部组织液中的PH值降低,可影响血尿酸水平,引发痛风发作。

因此,即使有许多高尿酸人群,但他们平时有足够的保暖意识,还坚持长期的科学运动、均衡膳食、生活作息规律,所以尿酸盐结晶就不容易在关节处沉积,痛风自然就不会发作。

从高尿酸发展到痛风的两个条件,在生活中应如何避免?

2、被激活的自然免疫系统

高尿酸血症导致痛风的主要机制是因为自然免疫系统被激活,沉积在关节的尿酸盐结晶具有强烈的致炎性,容易引起免疫细胞的吞噬并释放促炎性因子。与此同时,沉积在结晶表面的补体蛋白被活化,启动和增加了免疫细胞的募集。于是,更多数量的免疫细胞趋化到尿酸结晶所在部位,吞噬尿酸盐结晶释放出更多炎性因子,引起痛风发作。

在这个过程中,免疫细胞会吞噬大量尿酸盐结晶,这是痛风发病的始动因素,因为炎性因子会对大量免疫细胞进行趋化、黏附和吞噬的诱导,这就直接放大了炎症反应。而在炎症发作过程中,任何环节如果产生先天性异常,这又是引起痛风发作的重要因素。研究认为,原发性痛风的关节炎急性发作,60%和先天的遗传因素有关。

从高尿酸发展到痛风的两个条件,在生活中应如何避免?

有部分高尿酸人群,明明血尿酸水平很高,但痛风却很少发作甚至从不发作,这是因为他们体内可能没有参与或调节痛风炎症基因的先天性异常。那些尿酸水平不高,但稍有“风吹草动”就频繁发作的人,很可能就是痛风的易感人群。

二、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避免高尿酸呢?

1、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够让细胞抗氧化,延缓机体的衰老,还能帮助维持体内的营养均衡。蔬菜水果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加速肠胃蠕动,能够加速体内多余尿酸排泄。

从高尿酸发展到痛风的两个条件,在生活中应如何避免?

2、多喝水

一个成人每天的饮水量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最为合适,适当的多喝水能够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能够及时地排出体内的毒素后垃圾,还可以将多余的尿酸通过排尿的方式排出体外,能够帮助降低体内的尿酸含量,进而预防痛风的发生。

3、定期检查

对于高尿酸患者来说,要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这样能够及时观测体内尿酸水平的变化,以免因为尿酸浓度不断升高而诱发痛风或产生一系列并发症疾病。

从高尿酸发展到痛风的两个条件,在生活中应如何避免?

需要提醒的是,长期的高尿酸血症同样对人体有系统性伤害,而且“伤人于无形”,常常被人们忽视。因此,那些血尿酸浓度高但没有发作痛风的人群,应该提高警惕,避免造成痛风。

【文章出自于:岭南风友会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痛风   组织液   溶解度   尿酸   炎症   因子   浓度   结晶   关节   免疫   体内   细胞   人群   因素   条件   水平   两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