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年轻化的原因:爱喝酒,爱吃红肉,没有吃阿司匹林,学历低

近十年来,50岁以下人群的结直肠癌发病一直呈上升趋势。

年轻肠癌患者尤其难治,因为它大多恶性程度高,而且更容易转移。

尽管迄今为止尚未进行大规模调查,但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一直被认为是造成这种情况增加的因素。

一项对13项研究的数据进行的新分析,探索了早期发病病例增加背后的非遗传因素。

总的来说,美国肠癌死亡率和发病率自1999年以来一直在稳步下降,但这主要是发生在50岁以上人群中,而在50岁以下人群中,肠癌正在以每年2%的增长。


早发的结直肠癌比晚发的疾病更容易导致不良后果。因此,美国癌症协会一改之前50岁时开始进行结肠直肠癌筛查的建议,把筛查年龄提前到了45岁。


发表在《JNCI癌症光谱》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调查了导致肠癌年轻化的非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大量食用红肉和酒精以及受教育程度较低,与早发结直肠癌有关。没有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人也更容易患此病。


肠癌年轻化的原因:爱喝酒,爱吃红肉,没有吃阿司匹林,学历低

过去50年的饮食和行为变化

早发性结直肠癌的增加主要指的是1970年以后出生并在2020年年满50岁的人。


在这半个世纪里,人类的饮食习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吃了更多的深度加工食品,比如鸡块、加工火腿、即食速冻食品,以及高精制面包;喝了更多的软饮料和酒;水果和蔬菜吃得更少了,这导致了纤维、叶酸和钙的摄入量不足。


这些饮食变化伴随着更多的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更高的身体质量指数(BMI)。


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变化可能是该疾病上升的一个因素。它们已经被证实与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其他疾病的发病率增加有关。


这项新研究是首次大规模调查早发性结肠直肠癌与这些因素以及其他因素之间的可能关联。


肠癌年轻化的原因:爱喝酒,爱吃红肉,没有吃阿司匹林,学历低

研究发现肠癌年轻化的四个原因

研究人员分析了13项基于人群的研究数据,这些研究来自三个来源:结肠癌家庭登记、结直肠癌跨学科研究和结直肠癌联盟的遗传学和流行病学。


一组数据集中于50岁以下的3767例结直肠癌患者,以及4049名对照组患者。另一项研究研究了50岁以上的23437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以及35311例对照。


每个病例都是通过医疗记录、病理报告或死亡证明确诊的。


研究人员发现,早期结直肠癌与以下几个因素关系最为密切:



研究人员还发现,低纤维摄入量与直肠癌的关系比与结肠癌的关系更密切。


此外,该研究发现在模型中对年龄,性别,肠癌家族史和总能量摄入量进行了最小调整的模型中,发现了大肠癌早期发作与叶酸,纤维和钙摄入不足之间的联系。


一旦这些因素在一个更全面的非遗传因素模型中进行评估,该模型包括了所有潜在的混杂因素,如红肉消费、吸烟和酒精摄入,相关性就会降低。而叶酸和钙则变得没有统计学意义。


吸烟、高BMI和糖尿病史与早发结直肠癌无关。不过,它们和晚年患结直肠癌有关。


肠癌年轻化的原因:爱喝酒,爱吃红肉,没有吃阿司匹林,学历低

肠癌早筛的手段及频率?

(A)推荐意见1: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推荐每5~10年进行1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

(B)推荐意见2:FIT适用于结直肠癌筛查,其对结直肠癌诊断灵敏度较高,但对癌前病变灵敏度有限。推荐每年进行1次FIT检查。

(C)推荐意见3:乙状结肠镜可用于结直肠癌筛查,其对远端结直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推荐每3~5年进行1次乙状结肠镜检查。

(D)推荐意见4:结肠CT成像技术在特定条件下可用于结直肠癌筛查,对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筛检能力。推荐每5年进行1次结肠CT成像技术检查。

(E)推荐意见5: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在特定条件下可用于结直肠癌筛查,其对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筛检能力。推荐每3年进行1次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

参考来源:Discovery and features of an alkylating signature in colorectal cancer
06-17, doi: 10.1158/2159-8290.CD-20-165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肠癌   乙状结肠   结肠   直肠癌   叶酸   阿司匹林   粪便   灵敏度   发病率   研究人员   患者   纤维   模型   学历   因素   饮食   原因   意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