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望子女养老的老人改变了想法,选择了新型养老

“养儿防老”是很多老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如今却有一群老人,他们不再“指望子女”养老,成为大家眼里的“另类”。但是也有了很多人羡慕的老年生活。

75岁陈大爷选择住进机构养老

陈大爷,今年75岁了,身体并不是很好,生活需要人照料。可是陈大爷的子女都成家了,甚至有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子女提出接陈大爷到家里照顾,陈大爷果断的拒绝了。

“你们都上班,哪里有时间照顾我,我去了你们不是就不上班了?那你们的压力和日子会很苦的!”

子女自然也懂,可是也没有办法,父母只有他们。

“把我送到社区养老机构吧,有人照顾,我都看过了,挺好的!”

陈大爷说着就将自己拿的社区养老机构的宣传册递给了子女,宣传册上描述得很详细。子女也很意外,毕竟他们父亲以前总说,指望子女养老,要是谁家的老人被送去了养老院,他总是叹息。

但是陈大爷还是决定去住养老机构。

指望子女养老的老人改变了想法,选择了新型养老

“我都考察过了,很好,有单间,有人照顾,还有很多活动,而且就在小区里面,你们回来看我也方便的!”

子女拗不过陈大爷,也去参观了一番,陈大爷也就住进了社区的养老机构。但是子女放心的是,机构里有专人照顾陈大爷的日常生活,还有一些医生护士,有什么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解决,而他们也能安心上班,一有时间就可以来看望老人。

80岁翁大爷选择家庭照护床位

翁爷爷和老伴汪奶奶都80岁了,只有一个女儿。但是翁大爷身体情况不是很好,女儿和母亲商量把翁大爷送到养老院,这样母亲也不会太累,而她实在是精力有限。

但是汪奶奶有些不同意。“在一起生活一辈子了,他生病了,我可以照顾,虽然累点,但是至少有个伴。”

汪奶奶不愿送老伴去养老院,但是翁爷爷的病情已经很严重,有时候都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甚至都忘记了所有人。

这个时候社区里有了养老机构,有了家庭照顾床位,可以提供家庭照护等一些服务,汪奶奶果断的选择了一个套餐,这样可以抱着照顾翁爷爷的同时,也不用去养老院了。

家庭照护床位,可以有生活照料、体征监测、康复训练、呼叫响应等服务,对老年人实行每天24小时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护。老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与增加服务。

指望子女养老的老人改变了想法,选择了新型养老

汪奶奶给翁爷爷选择了助浴,医疗,以及家庭卫生等服务。

门口:安装门吸报警器,开门或者忘记锁门都会发出提示声。

厨房:安装煤气报警器和烟雾报警器,监测厨房安全。

卫生间:安装一键紧急呼叫器,和人体运动感应器,应对突发情况和老人突然晕倒等。

卧室及老人床上:安装生命体征检查仪、睡眠监测带,对老人睡眠心率进行监测,床头安装一键紧急呼叫器,应对突发情况。

其它服务:每隔一天为老人助浴、家政服务、老人理发和修剪指甲等服务。

指望子女养老的老人改变了想法,选择了新型养老

经过一段时间的照顾,汪奶奶的女儿也就放心了。而且两位老人在家里养老也很开心。

是的,其实养老方式有很多种,并不是只有“指望子女”这一种选择。相反的选择养老机构的,选择家庭照顾床位的,老人过得一点都不差,相反的还让子女们有了自己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而老人也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圈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子女   呼叫器   老人   体征   养老院   床位   老伴   报警器   大爷   爷爷   奶奶   想法   女儿   机构   家庭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