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医患关系之疡!


中国式医患关系之疡!

大清早起来,就看到一篇关于医患关系的头条文章,读后内心杂陈:作者去看眼科,结果做了一系列检查后大夫告知没什么特殊情况需要处理,但患者自觉还是眼部不适感明显,想再去问大夫,结果大夫也不太搭理,作者非常不爽,并且觉得能理解那些要杀医患者的心情。

为什么在当下医患关系处成了这样?

讲一个真实事情:某患者,因腹部疼痛就诊于某县医院,考虑条件有限不能确诊,去州医院就诊,仍诊断不明确,建议省级医院就诊,在第一家急诊科考虑肾结石、肾积水,考虑没有碎石条件建议去其他医院,在第二家能碎石的医院给予治疗回家 ,不久腹痛、发热,急诊入住另外一家三甲医院ICU,诊断肠梗阻并发严重感染,最终患者故世。家属把死亡前就诊的医院都告上了法庭,并获得了赔偿。

这个患者的情况简单来说就是肾结石 ,因在当地医院不能确诊,为什么不能确诊?与急诊大夫的临床经验、超声大夫的水平密切相关,就我以前的了解,超声大夫在基础非常匮乏。在上级第一家医院确诊,因没有碎石机,去第二家,结果碎石成功,但其后并发症出现了,与之前时间拖延过久及诊治的并发症有关,最终发生了很遗憾的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医疗资源不平衡 。另外一方面与接诊医师的法律意识、责任心都有关系,尤其上级第一家医院就诊时,明确了肾结石,但因为急诊医师没有请泌尿外科会诊,也没有签相关病情告知书,也许在接诊医师觉得很冤枉,非常平常的情况,常规就是口头告知病情,嘱咐去有碎石条件的医院;另外急诊大夫有时候也确实是太忙了,遵照平常的经验,仅仅是口头告知,没有书面的东西 ,但最终也承担了一部分责任。

这个患者虽然是一个极端。但是,我觉得不要说急诊,就是在平时,每一个来看病的人都不简单,也许对医生来说很平常,毕竟医生就是看病吗!但作为每一个来就诊的患者,带着他她的痛苦,拿出自己平常都不舍得花的钱,毕竟医保报销是少部分,而作为上班族还要专门请假,来解决自己的一些身体不适,确实不易。据说老外看病每天都是有限额的,量少质高,很早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儿科大夫在北京坐诊,半天就看5个,每个病人30分钟以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跟患儿家属讲解病情,尤其是告知虽然发热但为什么不能用抗菌素的道理 。 而中国大夫,有名气的大夫一个早上就40个病人左右,平均每人6分钟。二者的差异在哪里呢?

我自己跟诊学习过一些知名医生老师,有些老师还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地位,比如全国政协委员,副院长,全国学科主委,全国名中医等等,我发现他她在科室非常严厉,但是一接触到患者,和蔼可亲,如长辈,如亲人,全面了解患者情况,也许这也是能成为大家的另外一个因素吧!我带一个肿瘤的患者去找一位全国名中医,名字就不报了,就诊近三十分钟 ,患者也非常意外,因为平常在其他大夫那里没有超过十分钟的,没有一点人文关怀。

如文中开始的患者,按照目前的诊断标准,确实是不能确诊疾病,但他确实有身体的不适,应该好好解释一下就可以了 结果患者非常愤怒,最终发文,把自己的不满发泄在了网络。尤其现代人各种压力大,在医院急促的环境下非常容易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医学上叫急性精神障碍。

啰啰嗦嗦,说了一堆,自己也不知所云。医患关系在当下确实是乱如麻,剪不断理还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关系   肾结石   国名   碎石   并发症   急诊   大夫   病情   医师   患者   平常   确实   条件   情况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