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肿胀 中医辨证论治

妊娠中晚期,肢体面目发生肿胀者,称为“妊娠肿胀”,亦称“子肿”。如在妊娠7-8个月后,只是脚部轻度浮肿,无其他不适者,为妊娠晚期常见现象,产后自消。


妊娠肿胀 中医辨证论治


主要机制不外虚实两方面,虚者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实者气滞湿郁,泛溢肌肤,以致肿胀。常见分型有脾虚、肾虚气滞三种,治则以利水化湿为主。


妊娠肿胀 中医辨证论治


主要证型:

1、脾虚型

主要表现:妊娠数月,面浮肢肿,甚则遍身俱肿,皮薄光亮,按之凹陷,脘腹胀满,气短懒言,口中淡腻,食欲不振,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薄腻,脉缓滑无力。

治则:健脾除湿,行水消肿。

推荐方药:白术散等。


妊娠肿胀 中医辨证论治


2、肾虚型

主要表现:妊娠数月,面浮肢肿,下肢尤甚,按之没指,头晕耳鸣,腰酸无力,下肢逆冷,心悸气短,小便不利,面色晦黯,舌淡,苔白滑,脉沉迟。

治则:补肾温阳,化气行水。

推荐方药:五苓散加山药、菟丝子等。


妊娠肿胀 中医辨证论治


3、气滞型

主要表现:妊娠数月,肢体肿胀,始肿两足,渐及于腿,皮色不变,压痕不显,头晕胀痛,胸胁胀满,饮食减少,苔薄腻,脉弦滑。

治则:理气行滞,化湿消肿。

推荐方药:天仙藤散等。


妊娠肿胀 中医辨证论治


平时预防调护:1、需适当休息。2、饮食清淡,低盐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菟丝子   水化   方药   白术   食欲不振   下肢   山药   虚实   晚期   天仙   肢体   头晕   无力   中医   常见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