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甲状腺乳头癌患者,乳腺B超有1*0.6厘米包块,治疗后包块消失

情志不畅,容易出现各种结节,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

43岁的孙女士被诊断为右甲状腺乳头状癌,做了甲状腺切除术,之前通过网上以及咨询医生,知道自己患的这个癌恶性相对较低,于是内心相对放松一些。就诊时,不适症状较多:时不时地咳嗽、心烦、易口干口苦、易疲乏、睡眠差、大便不调,心情郁闷

开完药后,叮嘱孙女士一定要注意不要生气,注意舒畅情绪。

43岁甲状腺乳头癌患者,乳腺B超有1*0.6厘米包块,治疗后包块消失

如此坚持服药两个月,期间根据病情变化稍作调整,孙女士自述病情平稳,心烦、疲乏等症状好转,仍口干,大便干少。乳腺B超显示出现1.0×0.6cm包块,考虑为良性可能性大。

女性乳房为肝经所布,孙女士出现乳房包块,考虑为肝气郁结所致。于是在以小柴胡汤为主方的基础上,配伍活血化瘀、通络散结的药物,并在之后的治疗中随症状加减,乳房结节消失,心烦、疲乏等症状改善

甲状腺癌女性高发,男性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率及恶性程度均比女性要高。年龄越大,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肿块质硬,有浸润感是恶性的特点

了解李忠:

1、喜报!李忠教授荣获“第四届国之名医· 卓越建树”荣誉称号

2、医院:“住院期间不许离院!”患者:“不!我要去看李忠教授!”

43岁甲状腺乳头癌患者,乳腺B超有1*0.6厘米包块,治疗后包块消失

刘女士25岁,参加工作还没几年,因左颈部肿物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甲状腺B超显示甲状腺左叶肿物考虑恶性,FT3、FT4均增高,TSH减低。基于此情况,进行了甲状腺切除,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部淋巴结及左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

初诊时,刘女士易过敏、畏风、疲乏、腹满,虽然手术是甲状腺的首选治疗手段,但术后患者易伤阴耗气。吃了一周中药后,畏风、疲乏好转,腹满减轻,食欲好转。各症状显著减轻,除了辨证得当之外,年轻,体质较好也是好转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随后的治疗中,根据病情变化稍作调整,易过敏症状好转,畏风、腹满消失,工作生活几如常

在治疗甲状腺癌时,很多患者都会有这样的想法:甲状腺癌是惰性癌,预后也好,所以不用太担心,该咋样还咋样,手术之后就不治了。这是大错特错!

43岁甲状腺乳头癌患者,乳腺B超有1*0.6厘米包块,治疗后包块消失

出现了癌,就证明患者体内的内环境已经发生了恶的变化,变得适合癌细胞生长,而不利于正常细胞。就像当时那条著名的“蓝藻河”一样,适合蓝藻(癌细胞)生长,消耗氧气和营养,几天就长满了一大湖,鱼类(正常细胞)因缺氧成批死亡。因此只是清除湖里的“蓝藻”(癌细胞)是没用的,必须要改变富营养化的水体(癌环境),才能在根本上防止蓝藻(癌细胞)的再次爆发。

此外,中药介入的时机是越早越好!现在还是有不少患者在询问什么时候吃中药最好,是化疗之前吃还是化疗一年后吃?都不是,越早吃越好。术后服用可调整身体气血,加快术后伤口愈合,为接下来的放化疗打好基础;放化疗期服用,有很好的减毒增效作用;除此之外,在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中效果不错,可改善生活质量,最大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

更多阅读链接:

1、跟诊李忠:上初三的孩子看什么都是重影,医院检查竟是脑瘤

2、早期癌症患者病情较轻,切除肿瘤后是不是就「皆大欢喜」了?

3、有妈妈问:肿瘤儿童能吃中药吗?什么时候吃中药最好?有啥好处?

4、年龄大不想手术,仅一年,血常规、生化、肿瘤标志物指标皆转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甲状腺   患者   蓝藻   淋巴结   癌细胞   疲乏   乳头   术后   孙女   乳腺   心烦   病情   乳房   肿瘤   症状   中药   手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