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孩子,通常出自怎样的家庭?

优秀的孩子,通常出自怎样的家庭?

大家都知道,对儿童进行三种教育:一是言教,一是身教,二是境教。

我们所说的言教,就是通过言语来引导孩子;身教是为孩子树立榜样,而身教则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

心理环境是指给儿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良好的心理氛围;而物质环境要求朴实、大方、科学,适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浙江省政法行政干部学院、浙江警察学院、浙江省少管所联合完成了《未成年罪犯家庭环境调查研究》。

在此基础上,以少管所的少年犯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另一批普通中学生作为对照,这组数据给我们的家庭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优秀的孩子,通常出自怎样的家庭?

微信搜索关注:爱知教学园地”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教学经验和学习教育相关的内容!

调查显示:少年犯家庭中,有剧烈冲突的占51%,有一般冲突的占21%;而对照组家庭中,剧烈冲突的只有11%,一般冲突的有19%。

所以我们从这里就会看到:旷日持久的家庭矛盾的冲突,深刻影响和刺激着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能使仇恨报复情绪在孩子的身上慢慢滋长。

在家庭亲密度方面:自感家庭成员相互承诺,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少年犯只占31%;而对照组达到76%。

在独立性对比方面:少年犯家庭中,自感家庭在控制、在责难、在放纵的占到68%,放手鼓励的只占21%;而对照组中,放手鼓励的占到51%,在控制、在责难、在放纵的只占27%。

在成功性对比方面:自感家庭能自立社会、有成就、受人尊重的,少年犯占14%;而对照组达到53%。

在家庭文化性方面:少年犯家庭中,爸爸妈妈赌博的,城市占到25%,农村占到40%;而对照组只有15%。

在组织性方面:自感家庭成员有较强组织能力、社会有积极评价的,少年犯占11%;而对照组占43%。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有多大。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把一个孩子放到什么样的环境当中,最终他就会变得和那个环境相一致了。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意思是:蓬本来是一种长不直的东西,可是要和麻长在一起的话,会跟着麻,自然而然地长得很直;白沙要是放到黑色染料石里,也会慢慢的变黑。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具体来说,为人父,为人母,在家里要给孩子营造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氛围呢?

01、学习热情,求上进的气氛

小孩喜欢有文化、有教养、好学习、作风民主、举止文明、关系和谐的家长,尤其是家长的学习兴趣,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很多父母常常会说:“宝贝写作业去吧,去吧,写作业。”然后自己去看电视剧,看球赛。

事实上,孩子在小学三年级前写作业时,脑子里就感觉是在写作业:“让我给你写作业,你自己看电视或玩。”

因此他的内心是不平衡的,而这种不平衡,最终会导致孩子的写作质量不能很高。

于是我的建议是:孩子写作业,爸爸妈妈您要陪着您,不是说您陪他写作业,而是您拿本书、带份报纸,坐在那里看。有些家长说上一天班累得要死,可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再累了,就算倒着拿书,也要给孩子做个表率。

研究显示,许多学龄儿童家庭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长常约朋友晚上打牌、打麻将、聊天、看电视、打游戏、打手机。

02家校共育的氛围

绝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学校不是。当你和孩子们回想起你在学校时的美好时光。

上学,在孩子的心中是一座非常神圣的殿堂,这是大人有时难以想象的。

别再去玷污它了,说得一文不值,说得太糟,毁掉了自己的孩子。

很多孩子都不愿上学,觉得学习生活枯燥无味,大多和家长的引导有关。

03、在孩子心中保持教师威信

父母与他人闲谈时,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随便对老师发表意见。

由于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尊敬、最崇拜的人,特别是在低年级,老师在孩子心中是一个完美的权威。

儿童在学校听老师的话,模仿老师的言行,这是塑造学生心灵最关键的时期。

假如破坏了老师的形象,降低了老师的威信,那孩子就没人管得了。

因此,更多的时候,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把老师的优点放大,把老师的缺点缩小后缩小,千万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去数落老师。

你们毁掉了老师的声望,老师以后的工作就很难开展,孩子们也陷入了困境。

就会使家长权威和教师权威在孩子心中激烈冲突,让孩子觉得:我是听父母的好,还是听老师的好?小孩会感到困惑和焦虑。

在家时也不要拿老师来吓唬孩子,如:“你不听我的话,明儿我告诉你们老师。”

讲这话就等于告诉孩子:1.我管不住你,我无能;2.这个世界上唯一能管你的就是你们老师;3.学习生活很痛苦,让你每天都和管教你的人在一起。

这样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这样的负面讯息会影响孩子对学校的期望和期望。

另外,要从老师的角度鉴别孩子的话语。

回到家,也许会说在学校遇到了问题,你不能只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迎合孩子,而应该站在老师的角度,去说服孩子,安慰孩子:我觉得你们老师这么做是对的,我觉得应该这样。

使孩子感到:我的怀疑根本站不住脚。

别误会老师请家长:故意找家长麻烦,陪孩子过不去,不送礼物,拿我孩子出气…想得更多。为何教师要请家长?为孩子而教育。

一般而言,孩子在学校里都有严重的行为问题,老师已经无能为力、黔驴技穷,让家长有「知情权」,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想借家长「管教」的力量,因为孩子的问题也有家长的责任。

作为学生家长,我们要在家里履行一些义务,包括:全面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督促孩子,检查自己的作业,与老师的要求一致,对老师交代的事情积极地完成等等。这就是要配合老师的工作。

优秀的孩子,通常出自怎样的家庭?

我们在家里也不要动不动就拿老师来吓唬孩子,比如:“你要不听我话,明儿我告诉你们老师。”

说这句话等于告诉孩子:1.我管不了你了,我无能;2.这个世界上唯一能管的了你的是你们老师;3.学习生活是痛苦的,让你天天跟那个管你的人一起。

这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这种负面的信息会影响到孩子对学校的期待和期望。

还有一点是要从老师的角度来辨析孩子的话语。

孩子回家可能会说在学校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不能仅仅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迎合孩子,而应该站在老师的角度上,去劝说孩子,安慰孩子:我认为你们老师这么做是对的,我觉着应该这样。

让孩子觉得:原来我的怀疑是站不住脚的。

不要误解老师请家长:故意找家长的麻烦、跟孩子过不去、没送礼、拿我孩子出气……想多了。老师为什么要请家长?为了教育好孩子。

一般都是孩子在学校出现了严重的品行问题,老师已经无能为力、黔驴技穷了,才让家长拥有“知情权”,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想借家长之力“管教管教”,因为孩子的问题也有家长的责任。

我们做学生家长,在家里要履行一些义务,包括:全面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敦促孩子,检查他的作业,跟老师的要求是一致的,对老师交代的事情积极去完成等。这些都是要配合老师做的事情。

04、为孩子提供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

那个小孩在学校里有固定的座位,他在这里有什么任务?研究。这样小孩回家,也要有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

千万别让孩子今儿一个趴在饭桌上写作业,明儿一个躺在床上写,后天趴在凳子上写,这是不成的。

小孩必须有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他走到这里,就像医生进入病床,科学家进入实验室一样。从心理学上讲,我们称它为地点定向:到达那里就会习惯性地去做他该做的事。

而这个写作业的地方要注意:

①要独立。不要让孩子在起居室里写作业,一会儿这个看到,这个看到,这个不成,可以是房间的一个角落,最好是一个单独的房间。

因此从前古人读书,都有所谓的书房,家里也要有书房。为什麽要这间书房?由于小孩到达那里后,外界没有任何干扰。

优秀的孩子,通常出自怎样的家庭?

微信搜索关注:爱知教学园地”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教学经验和学习教育相关的内容!

②必须保持干净整洁。肮脏的那种坏东西

③安静。很多孩子表现不好,其实他之所以不写作业,是因为家里太闹,连写作业的地方都没有。

④注意儿童书桌的高度。桌子的高度取决于什么呢?这要看椅子的高低以及孩子的身高。

这个小孩的作业应该坐多高?注意,在儿童平坐后,椅面与孩子的小腿高度应相同。

不要让孩子坐在椅子上,这样他脚上不能着地,一直摇晃不会稳。

坐下后再坐直,心窝这里有一块剑突骨,剑突骨的高度,就是孩子写作业的桌子高度——太矮窝让人难受;太高则易近视。

台式机的尺寸是多少?如果太小了,书铺不开,当然也不要把它弄得和大老板一样,那么大也没有意义。由于儿童的书现在都比较大,所以书桌也应该稍大一点,这样就可以摊开书了。

⑤为小孩准备好一盏灯。有些父母用床头灯做孩子的作业台灯,这样不对,因为床头灯是散射的。

用完了东西,放回原来的地方

小学的时候,一位小女孩打开书包告诉我说:“我闭上眼睛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东西。”

是的,这孩子真的很棒,语文书包的全是白脸;数学全是绿的;英语全是黄的;所有的书都是光皮的;所有的练习册都有点粗糙。

这个孩子会收拾东西,这个东西会转移到她的作业上。

优秀的孩子,通常出自怎样的家庭?

上学的时候,你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把捡来的东西丢了,老师说:“把语文课本收起来,拿出练习簿,看看第二十六、三题。

有些小孩伸懒腰,再去找,找半天,别人都写完了,他还没找。

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回家这么多作业,跟什么有关?那时候他在学校,该做什么不做。

文具乱放,杂乱无章,学习时再找这,再找那,半天都找不到,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情绪,妨碍脑力集中,降低学习效率,影响学业,严重的极有可能诱发儿童注意力分散的多动症。

在《弟子规》中,也说:“列典籍,有定处;读读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必齐。”

06、订阅一些报刊杂志给孩子

对于促进儿童的学习、树立榜样、促进亲子情感交流、预防“代沟”的产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他们看东西,你们也看,你们看的东西他也能看,看完后大家再交流,才会有共同语言。

因此,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学习环境,都是我们父母应该为孩子们创造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少年犯   孩子   家庭   作业   氛围   冲突   角度   小孩   高度   家长   父母   东西   老师   优秀   儿童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