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讲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建议收藏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至于这个地方呀,有热,浮也主热,那么热结的浅,脉也浮,不沉,只是关脉稍稍浮有热,而结的不重,所以脾是常这个样子的。


这里结在上面,心下痞按之濡,里面没有东西,所以胃也不虚,胃虚非痞硬不可,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配苦寒药可下热,所以叫泻心。


心就是火,就是去火,下火的意思,大黄黄连二味药,但是量不重。


大黄二两即六克,黄连一两即3克,以麻沸汤一升渍之,泡一下,须臾去滓,分二次温服,也有人说生大黄泻下不厉害,就看怎么用大黄。


胡希恕讲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建议收藏


有时泻心汤比承气汤还凶,这都是不看药量及用法,少放大黄,则泻不会重,相等分量生大黄当然比熟大黄厉害。


且煎生大黄比渍生大黄更有力,有效成分提出多故有力。


渍是泡一下即可,我常用,我们用它不用绞去滓,就拿此方用开水泡一下就可以,少用点时间,把大黄取出,下次再用,这个不大泻,非要这样用,否则泻下重。


如柯韵伯等认为此药下的了不得,心下痞按之濡,怎么能吃生大黄?


胡希恕讲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建议收藏


其实不大泻。


这个药非常的好,但是大黄黄连泻心汤用的机会不多,我都是用大黄黄连黄芩三黄剂,不只治心下痞,还治衄血,吐血都有效,尤其衄血,百发百中,小儿衄血,都用此种法子。


林忆等认为大黄黄连泻心汤就是三黄泻心汤,是从附子泻心汤推测的。


胡希恕讲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建议收藏


我认为有道理,但是只给大黄黄连行不行,我认为也行。


当然不如三黄泻心汤好,这个方子常用。


所以大黄、芒硝等药,你配伍什么,就是什么作用,如前面的大陷胸汤,配甘遂下水的药,就下水,配苦寒的药就下火,配消食的药就消食。


所以大黄橘皮汤,橘皮是一个消食的药,就是调胃承气汤给点陈皮也就该很好,配厚朴、枳实就消胀满,所以大黄、芒硝我们认为是一个驱毒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泻心汤   黄连   大黄   承气汤   甘遂   枳实   芒硝   伤寒论   厚朴   泻下   附子   药量   黄芩   苦寒   厉害   常用   建议   收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