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吧:年轻的不想种地,年老体弱的种不了地,农业的未来在哪?

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80后不想种地,90后不懂种地,00后不问种地,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这是急需破解的问题。在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农民们把土地托管出去,只等秋收时节,迎接收获,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农二代”不会种地,也不想种地


相比于父辈留守农村勤勤恳恳地耕田种地,中卫乡浍史村35岁的“农二代”李锁菊早就厌倦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活法。


“外卖点餐连做饭、洗碗都省去了,谁还愿意去种地呢?”李锁菊说,种一亩麦子需要忙活四五个月,刨去成本后纯收入三四百元,还不如自己在镇上饭店打工,一个星期就能赚这么多钱。


李锁菊的丈夫李长军在内蒙古当包工头,见多识广唯独不会种地。和很多同龄人一样,他希望通过奋斗,融入精彩的城市。

年轻的不想种地,年老体弱的种不了地。浍史村总共3400多人,常住人口1500多人,基本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些“出不去的”。73岁的马天云前几年动了一次大手术,基本干不了重活。舍不得把4.2亩地荒了,勉强上地播种后,便不管不问,靠天吃饭。


愿意种地、能种地、会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了。“根本原因在于粮食种植效益低,与农民致富愿望不符。”翼城县农业农村局经服站站长张子峰说。


新兴主体的困惑


有调查发现,玉米价格的下跌,让不少新型主体陷入新的困境:承包的规模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经营压力加大,土地退租的苗头就随之出现了。河南新乡延津世纪富合作社理事长赵国换说,合作社共流转1800亩地,合同签了10年,虽然还没到期,但预计到下半年,有一半地要退回去。土地流转的速度也放缓了许多。


另一方面,银行贷款更加收紧,让新型主体日子更难。一家合作社负责人说:“过去5年都找一家银行贷款,一笔钱要交双份利息,贷完先存回去,再贷出来。但有钱就比没有强,没想到,去年银行听说种粮赔钱,今年不给贷了。”到现在,一说是种地的来贷款,银行几乎都不放贷。


如此一来,合作社运营也步入困境,甚至名存实亡。主要原因大概在于:土地流转成本涨得太高了。如果是延津县农户间小规模流转,每亩租金600—800元,但农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及种粮大户流转,每亩租金要到800—1200元。种地想挣钱?基本不可能。

然而,这些问题和结构调整比起来都不是大问题:小麦收完了种什么?某些方面的补贴政策什么时候才能出台?原本要种的品种如果不能种了,农机成本又如何解决?


问题总是解决了一个,就又来了一个。


菜吧:年轻的不想种地,年老体弱的种不了地,农业的未来在哪?


足不出户下订单,请来“保姆”把地种


眼下正是农民最忙的春耕时节,但李锁菊很悠闲。躺在炕上往手机里输入地理坐标,再微信支付140元,很快就有附近的农机操作手接单,赶到李锁菊的4亩农田里打药除草。


这种类似“点外卖”的操作背后,是农业生产托管,农民只需要在手机App上下订单或电话预约,就会有职业农民上门干活,耕种防收等农活不再需要自己动手。


农业生产托管既把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又因为统一经营降低了种地成本。托管机构被农民们叫做“田保姆”,负责种子供应、耕地、播种、施肥、打药、收获、销售等全过程。卖粮后,从售粮收入中扣除托管费用,剩余归农户自己。


“外出打工更安心了,再不用操心种地的事。”村民史学慧在新疆打工,家里2.8亩小麦地一度撂荒。农忙时也想回来种地,但2.8亩麦子的净收入最多1000元,还不够路费、误工费。托管后,种地成本更低,收益更高,到了收获季节,粮食就送到家门口,或者粮款直接进账。


“从采购种子、化肥,到耕地、浇水,再到收获,我们全都代劳了。”翼城县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新翔丰公司负责人李学峰说,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乡镇农业生产托管中心、村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站这“三级体系”共同构成托管机构,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


农民稳赚不赔,乡村振兴添动能


“土地流转改变了农民的土地经营权,而托管只是劳务托管,土地经营权还在农民手里。”翼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天柱说,土地流转后进入大户或合作社,什么收入高就种植什么,主要目的是提高土地附加值。而托管后,土地种什么农民自己说了算。


而且,托管不需要支付土地流转费,目的是解决青壮年劳动力不会种地的问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通过社会化服务实现了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现代要素对传统农业的改造。


为防止天灾或管理不善引起的减产或绝收,翼城县将引入农业受益险,保证农民收入。即使粮食绝收,农民也能收到每亩400元的保险兜底。投保费由村集体向保险公司支付,每亩地80元保费,政府筹资72元,农民只需缴纳8元保费,稳赚不赔。


2020年,翼城县有21个行政村的1.3万名农民将8万亩土地做了托管,占全县土地的14%。翼城模式也被列为全国农业生产托管的20个典型案例之一。


“今年我们将继续扩大土地托管面积,给广大农民当好‘田保姆’。靠科学种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让外出务工的农民安心打工致富,为乡村振兴添动能。”翼城县委主要负责人说。(来源:长江蔬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翼城县   延津县   翼城   打药   年老体弱   农业   联合体   动能   农户   农业生产   合作社   保姆   粮食   成本   土地   农民   未来   年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