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40亿人的一级致癌物

体检报告中,人们有时候会看到报告上写着“幽门螺杆菌阳性”。对幽门螺杆菌检测为阳性有些人不当一回事,也有些人担心害怕、夜不能眠。那么,幽门螺杆菌到底是什么?感染幽门螺杆菌会有什么症状?幽门螺杆菌阳性需要治疗吗?

幽门螺杆菌:感染40亿人的一级致癌物

异“菌”突起扫荡40多亿人

人的胃有两个口,入口叫贲门,出口就叫幽门。幽门是胃通往十二指肠的过渡部分。有一种细菌专门生长在这儿,就叫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呈螺旋弯曲状、末端钝圆、单级多鞭毛、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最爱生长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和胃黏液底层,在胃窦部数量最多,胃体和胃底较少。它是目前所知唯一能在人胃脏中生存的微生物。

幽门螺杆菌:感染40亿人的一级致癌物

幽门螺杆菌堪比细菌界的老鼠和蟑螂,已经在全球40多亿人的胃中安了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感染比例高达80%~90%。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地域差异很大。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相对高,但发达国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却在迅速下降。但发达国家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其他人群要高得多。因此卫生界普遍认为,医疗卫生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幽门螺杆菌能不能成气候的关键因素。

不怕胃酸腐蚀 导致口臭

幽门螺杆菌具有狭窄的宿主范围,几乎只在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中发现。它们有着远强于其他细菌的耐酸能力和运动能力。它进入胃里就给自己加上了以下“四重保障”:1.菌体上的鞭毛提供动力穿过黏液层。2.释放黏附素,与胃上皮细胞紧紧黏在一起,避免自己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3.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能抵御人体免疫系统中性粒细胞的攻击。4.幽门螺杆菌富含的尿素酶可以水解尿素产生氨。氨是碱性物质,它在菌体周围产生“氨云”保护层,能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

幽门螺杆菌:感染40亿人的一级致癌物

定居在胃黏膜后,幽门螺杆菌黏膜会刺激胃酸分泌,从而缓慢损害胃壁,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胃壁破损,从而形成消化性溃疡。

理论上,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时间越长,患胃癌的风险越高;感染时年龄越小,以后发生胃癌的可能性越大。幽门螺杆菌可以导致慢性胃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90%以上的慢性胃炎都是它引起的。另外,幽门螺杆菌还可能带来顽固性口臭,只有将其“团灭”,才能彻底清除这种口臭。我国已把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被列入早期胃癌筛查对象。

七成感染者不发病

由于感染潜伏期长、难以察觉,大部分感染者无症状。专家给出这样一组数据: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必然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但其中70%的感染者并不表现出症状;只有10%的人可能存在消化不良,往往表现为腹胀、上腹部隐痛、恶心、嗳气、口臭、周身不适等;10%~20%的人会出现炎症、消化性溃疡等症状。可以说,绝大多数感染者往往都是通过体检才知道自己体内潜伏着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40亿人的一级致癌物

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很多,包括胃活检组织尿素酶试验、血清抗体检测、呼气试验等。其中呼气试验检测因为方便、快捷、准确率高、无痛苦,最受欢迎,只需吹一口气,就能检查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进行呼气试验前,受检者需空腹3小时。

幽门螺杆菌:感染40亿人的一级致癌物

需要注意的是,呼气试验只是个初步的检测,不能替代胃镜诊断,呼气试验阳性不能同“胃病”划等号(毕竟70%的感染者都没有症状)。反过来,如果胃部有症状而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显示阴性,也不等于没有胃病,只能说明这些症状不是幽门螺杆菌干的,还需要通过胃镜做进一步诊断。

防病贵在讲卫生

人体抵抗力好坏对于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影响并不大,关键在于是否长期暴露在感染源环境中。

幽门螺杆菌主要靠飞沫和口口传播。就是因为其尾部的鞭毛可以像直升飞机螺旋桨一样运动起来,从胃部“游”到口腔,因此感染者的唾液和喷嚏中都可能有它的存在。这样一来,要防范幽门螺杆菌感染或复发,就离不开“讲卫生”这个老生常谈的大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少吃生食、尽可能分餐、用公筷、勤洗手、情侣/夫妻避免深度接吻等等,防止病从口入。

幽门螺杆菌:感染40亿人的一级致癌物


部分家长喜欢将食物嚼碎后再喂给孩子,或不自觉地用自己的嘴试试食物温度,这些习惯都应该摒弃,否则可能将大人的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孩子。多数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总是持续不断接触感染源,比如卫生条件差、水源被污染,或者家庭成员中有感染者。所以他们经常会感染新的幽门螺杆菌。加上人的胃免疫系统本来就不强,幽门螺杆菌在胃中又没有其他竞争者——其他细菌无法在人胃里存活,于是就找到自己舒服的地方长期住下了。

根治成功就不易复发

幽门螺杆菌真正根治后一般不会复发,第二次被感染的案例都很少,所谓的“复发”其实是没有真正根除,因为有些药只是抑制了幽门螺杆菌的活力,但没有真正杀除。如果治疗时没能根除,抗生素耐药的问题很可能造成再次治疗的成功率大大降低。所以,幽门螺杆菌的治疗目标就是尽可能确保根除成功率。

幽门螺杆菌:感染40亿人的一级致癌物

之所以强调“根除率”这一点,是因为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过程比较痛苦,药物对消化道有一定刺激性,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复,不少患者都难以真正坚持下去。如果未按医生要求完成疗程、不定时服药、减少用药量,均可导致根除治疗失败。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消化科教授闫强从临床经验出发,认为18岁之后治疗效果会更好一些。因为随着生长发育和成熟,部分儿童可以自愈,不需要治疗,最重要的是避免与感染源长期接触;另外,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治疗时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更大,过程更加痛苦,难以坚持下来。

关注我,更多胃肠道疾病问题一对一解答。

#超能健康团##幽门螺杆菌100问##幽门螺杆菌[超话]##健康乐享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幽门   螺杆   鞭毛   胃壁   感染率   胃镜   黏液   致癌物   胃酸   尿素   胃癌   阳性   发展中国家   细菌   口臭   症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