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时期睡不好,长大后更容易患精神障碍疾病

睡眠不足容易出现烦躁易怒、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情况,甚至还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因此孩子的睡眠问题备受家长关注。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儿童早期睡眠问题还可能增加日后患精神障碍疾病的风险。

婴幼儿时期睡不好,长大后更容易患精神障碍疾病

英国伯明翰大学心理学院研究团队跟踪分析了一项自90年代开始的儿童队列跨代前瞻性观察研究——雅芳父母与儿童纵向研究 (The Avon Longitudina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ALSPAC)数据。

该研究历时30年,招募了超过14000个孕妇并持续追踪其后代,目的是探究整个生命过程中对健康和成长的影响因素。

婴幼儿时期睡不好,长大后更容易患精神障碍疾病

研究中使用多种访谈法评估参与者在11至12岁边缘性人格障碍症状与12至13岁的精神障碍疾病情况。

此外,分别在6、18和30个月龄以及3.5、4.8和5.8岁时,评估儿童夜间睡眠时间、夜醒频率、就寝时间和睡眠规律。

研究人员发现,在青少年时期出现精神障碍疾病与幼年时期经常夜间醒来且有不规律睡眠习惯有关。

婴幼儿时期睡不好,长大后更容易患精神障碍疾病

在问卷调查数据中,父母在孩子的6、18和30个月龄时报告了其睡眠行为,并在3.5、4.8和5.8岁时再次对其进行了评估。

研究结果发表在《JAMA Psychology》上,有超过7000名参与者报告了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症状,其中获得了6333名参与者的边缘性人格障碍数据。

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时期精神障碍疾病的发生与在18个月龄期频繁地夜间醒来以及在6、30个月龄和5.8岁时的不规律睡眠习惯有关,并且较短的夜间睡眠时间也与边缘性人格障碍症状相关,即幼年时期出现睡眠问题的儿童,其在青少年时期更容易出现精神障碍疾病。

婴幼儿时期睡不好,长大后更容易患精神障碍疾病

研究人员表示,幼年时期和青春期是许多精神障碍疾病发生的关键时期,这是由于在此阶段大脑发育或激素分泌异常都可能增加青少年患精神障碍疾病的风险。因此,识别精神障碍疾病的高风险因素和高风险人群,并及时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睡眠状况可影响精神健康发展。因此,了解睡眠与精神健康的内在联系十分必要,以便可以通过有效的早期干预来改善睡眠,从而促进儿童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健康,从关注睡眠开始!

婴幼儿时期睡不好,长大后更容易患精神障碍疾病

参考资料

[1] Isabel Morales-Muñoz, Matthew R. Broome, Steven Marwaha. Association of Parent-Reported Sleep Problems in Early Childhood with Psychotic and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Symptoms in Adolescence. JAMA Psychiatry, 2020; DOI: 10.1001/jamapsychiatry.2020.187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精神障碍   月龄   时期   疾病   幼年   参与者   婴幼儿   夜间   症状   人格   青少年   睡眠   障碍   边缘   规律   不好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