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天才病”,有了新治疗方法

曾有美国心理学家统计了1400位艺术家,其中74%的人具有双相情感障碍的特点,因此大家又称这种疾病为“天才病”,如海明威、毕加索、梵高等也都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了纪念梵高,3月30日(梵高的生日)被定为世界双相障碍日。

这种“天才病”,有了新治疗方法

但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狂躁和抑郁并不能带来灵感和想法。相反的,更多人却因为这个病而影响到工作、生活和伴侣关系。

在一些电影或者电视剧里面,男女主因患有双相障碍被美化成人群中最特别的一个。现实中,故事并没有这么美好。双相障碍的治疗,需要漫长的过程。其疗愈需要的,不仅仅是医学治疗。

双相障碍(bipolardisorder),又称躁郁症,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重性精神障碍。所谓“双相”,简单来讲就是躁狂症与抑郁症兼而有之,而且患者的心境会在两种极端状态下波动——时而登上躁狂的高峰,时而陷入抑郁的低谷,就像在坐过山车。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当前双相情感障碍在全球的发病率约2.4%。2019年,我国的精神卫生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双相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0.6%。

双相障碍分型

双相情感障碍主要包括3种不同亚型:

Ⅰ型双相障碍:出现明显的躁狂发作,并有过度自信、自大、健谈、极度脱抑制、易激惹、睡眠需求减少和情绪明显高涨等一系列表现;

Ⅱ型双相障碍:患者会交替出现严重的抑郁发作与轻躁狂发作;

循环性精神障碍:在快速循环中,患者的心境迅速地在躁狂或轻躁狂或混合障碍与抑郁症之间来回变化。

这种“天才病”,有了新治疗方法

双相障碍的特点

1、高遗传度

家系性调查结果示双相障碍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与正常一级亲属双相障碍发生率相比高8 ~18 倍。双亲之一罹患双相障碍,其子女情感障碍发生几率为25% ; 而如果双亲均罹患双相障碍,其子女发生情感障碍患病几率则增加到 50% ~ 75%。

  1. 高误诊率

双相障碍因为其多以抑郁发作起病,故常被误诊或漏诊,双相障碍从发病到准确诊断的平均延迟时间是5-10年,超过1/3的患者至少10年或以上才被确诊为双相障碍,其中60%的患者曾被误诊为抑郁症。

  1. 高复发率、高致残率

双相障碍具有易复发和自杀率高的特征,其中超过90%的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国外研究发现,其患者中约有 20%~40% 曾有过自杀行为,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研究显示 , 在伤残调整生命年 (disability adjustment life year) 的前十位致残疾病中,双相障碍位居第6位。中国作家三毛、诗人海子、明星张国荣等也因深受躁郁症困扰而自杀身亡。

这种“天才病”,有了新治疗方法

双相障碍的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和心理干预。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Omega-3在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治疗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Omega-3脂肪酸为一类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营养必需脂肪酸和神经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具有调节多种神经递质的传递过程, 降低大脑氧化应激和神经元凋亡水平,以调节和改善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等作用。

这种“天才病”,有了新治疗方法

《Krause营养诊疗学(13版)》中指出相应增加Omega-3脂肪酸的摄入量(1~3g/d)对于改善双相情感障碍可能有效,最好与标准的情绪稳定剂相结合。

这种“天才病”,有了新治疗方法

日本藤田医科大学Taro Kishi等开展了一项新的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对5项符合入组标准的DBRPCT进行了回顾,再次评估了Omega-3脂肪酸辅助治疗双相残留抑郁症状的疗效,结果指出相比于安慰剂,Omega-3脂肪酸辅助治疗或有助于改善双相障碍患者的残留抑郁症状。

有几项研究发现Omega-3脂肪酸可以改善双相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一项开放、可变剂量的研究显示Omega-3脂肪酸单用8周(平均剂量2.6g/d) 可显著改善儿童双相障碍患者躁狂症状。但多数有关成人研究未发现Omega-3脂肪酸能改善双相障碍患者的躁狂症状。

Omega-3的改善双相障碍效果可能与其化学结构、剂量有关。不同分子结构的Omega-3在体内的代谢路径、跨越血脑屏障的方式和效率均不同。Omega-3按照分子结构不同可分为乙酯型Omega-3(鱼油)、甘油三酯型Omega-3(藻油)和磷脂Omega-3(鱼籽油)三种。研究发现,磷脂Omega-3是溶血磷脂酰胆碱DHA/EPA的直接前体,能在特异性转运蛋白MFSD2A作用下跨越血脑屏障直达大脑。此外,磷脂Omega-3的生物利用度是乙酯型、甘油三酯型Omega-3的1.8-2.4倍。因此,补充磷脂Omega-3可能是治疗双相障碍的更有效策略。

这种“天才病”,有了新治疗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梵高   躁狂   分子结构   磷脂   脂肪酸   甘油   发病率   双亲   剂量   精神障碍   症状   抑郁   患者   天才   障碍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