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的功效与药用价值 白屈菜为什么叫断肠草

右上角立即关注,更多健康内容不再错过,不定期惊喜送给你

白屈菜是一种中药材,这类药物对疾病治疗上可以涉及很多个方面,所以在对白屈菜选择之前,一定要对它进行很好了解,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下。

白屈菜的功效与药用价值 白屈菜为什么叫断肠草

【别名】 山黄连、土黄连、牛金花、八步紧、断肠草[北京]

白屈菜的功效与作用

镇病;止咳;利尿;解毒。主胃痛;腹痛;肠炎;痢疾;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咳嗽;黄疸;水肿;腹水;疥癣疮肿;蛇虫咬伤。用于胃炎,胃溃疡,腹痛,肠炎,痢疾,黄疸,慢性气管炎,百日咳;外用治水田皮炎,毒虫咬伤。

1、《中国药植志》:治胃肠疼痛及溃疡。外用为疥癣药及消肿药,以生汁涂布之。

2、《山西中药志》:下心火,退烧解热,消炎杀菌,镇痛镇静。

3、《四川中药志》:治肝硬化,皮肤结核,脚气病,胆囊病及水肿黄疸。

4、《陕西中药志》:治毒蛇咬伤,止疼消肿。

5、《北方常用中草药》:有镇痛,止咳,杀菌,利尿,解疮毒之功。治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腹痛,泻痢,咳嗽,肝硬化腹水。

白屈菜的功效与药用价值 白屈菜为什么叫断肠草

白屈菜主治

白屈菜碱与罂粟碱作用相似,能抑制各种平滑肌,有解痉作用,而毒性则较低;白屈菜碱属原鸦片碱一类,也能抑制中枢;白屈菜制剂可使心跳略慢、血压下降,并有利胆作用。

白屈菜日常用法

日常用量:3~8g;煎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1、外敷

鲜白屈菜适量。将白屈菜捣烂,用药用砂布包裹,外敷于患处。可治皮炎、毒虫咬伤。

2、泡酒、涂抹

鲜白屈菜适量,50%酒精100毫升。鲜白屈菜洗净,晾干,用酒精浸泡24小时,涂抹于患处。

3、研末

白屈菜、地榆各等分。将以上中药研成细末。每服2克,每日3次。可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

白屈菜的功效与药用价值 白屈菜为什么叫断肠草

白屈菜选方

1、治疗慢性气管炎

白屈菜全株500克,甘草30克。加清水共煎3次,药液混合再煎浓缩至90毫升,每日3次,每次30毫升。

2、治肠胃疼痛

白屈菜、丁香、乌贼骨、浙贝母、天南星、冬瓜仁各适量。水煎,去淹,取汁,温服。

白屈菜药用部位

为蟹粟科植物白屈菜的干燥全草。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白屈菜的一些基本功效,以及白屈菜的食用方法等,这样大家在食用的时候才不会用错,也能够更加正确的发挥白屈菜的价值。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白屈菜   疥癣   百日咳   平滑肌   毒虫   患处   腹水   黄疸   痢疾   咬伤   胃溃疡   肝硬化   胃炎   功效   中药   作用   药用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