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六类最易混淆的中药

右上角立即关注,更多健康内容不再错过,不定期惊喜送给你

1、五加皮和香加皮

细数六类最易混淆的中药

五加皮性温、味辛、苦。具有消炎抗菌、镇痛、解热的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酸痛、四肢痉挛、腰膝酸软和体虚乏力。香加皮性温、味辛、苦有毒。具有明显的强心、利尿、消水肿的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风湿性关节炎、心慌、气短和下肢水肿等症。两药作用完全不同,不可相互替用。

2、半夏和水半夏

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入脾,胃经。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解毒、止呕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咳嗽多痰、哮喘、胸脘满闷和恶心呕吐等症。水半夏性咳嗽痰多、支气管炎。水半夏无镇咳作用。药物功能不同,不可相互代用。

3、大黄和土大黄

细数六类最易混淆的中药

大黄性寒、味苦。具有泻下、消炎抗菌、收敛、利胆、止血的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湿热黄疸、牙龈肿、口舌生疮、瘀血闭经、痈肿疮毒和烧伤烫伤等症。而土大黄无清热解毒的作用,临床直接使用有致腹痛的副作用,配方时切不可用土大黄代替大黄。

4、鸡血藤与大血藤

鸡血藤性平、味甘、湿,具有活血补血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月经不调、肢体麻木和放射性白细胞血、止痛、抗菌消炎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胃用十二指肠溃疡等症。西药作用有异,不可相互替用。

细数六类最易混淆的中药

5、半枝莲和半支莲

半枝莲全草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甾体。性辛平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止痛作用。主治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疼痛、肺痈、疔疮、跌打刀伤、蛇咬伤等。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30-60克),外用捣敷。血虚者不宜服。半支莲系江西民间草药。性苦寒。有清热解毒作用。治咽喉肿痛,烫伤、跌打损伤,湿疮。以外用为主,捣汁含漱(治咽喉痛)或捣烂外敷。

6、木鳖子和番木鳖

木鳖子与番木鳖是两味不同的中药,但由于其名近木鳖子,又叫木蟹。其功能主要是消肿散结,祛毒生肌,但由于其毒性较大,内服治病很少,大部分是外用于治疗疔疮痈肿,瘰疬癣疥等疾病。如有人用木鳖子仁30克,研为细末,置于25O毫升陈醋中浸泡一周,过滤取液外涂,治疗神经性皮炎、于体癣及秃疮,疗效很好。

番木鳖有马钱子之别名。番木鳖是一种剧毒的药物,主要含有番木鳖碱(土的宁),成人用0.5毫克即可中毒,30毫克即可致死。因此,很少做内服药用。番木鳖外用治疗某些疾病还是十分有效,如用番木鳖加井水磨汁滴耳或将番木鳖油煎滴耳可治疗中耳炎;将番木鳖润湿切成薄片,排列于橡皮膏上贴敷于患侧(向左歪贴右侧,问右歪贴左侧)治疗颜面神经麻痹有很好的疗效。

细数六类最易混淆的中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秃疮   木鳖子   赤痢   半支莲   鸡血藤   半夏   黄疸   清热解毒   月经不调   大黄   烫伤   咽喉   疗效   中药   作用   药理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