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药物对心智有哪些害处?用药需小心

长期服用精神药物,迟早会发现身上会出现如下心智异常:

无法集中注意力

几乎所有精神药物都会使你难以全神贯注地谈话、阅读复杂读物,或是持续从事某项工作。意识到自己注意力减弱是很微妙的感觉,但却是药物中毒的重要征兆。

记忆力衰退

精神药物可能会让你记不住事情,例如前往杂货店购买物品的采购清单、孩子回家吃饭的时间,或是刚刚打电话来留言给丈夫或太太的人名。你可能会想不起来烹调方法或操作电脑的简单指令,说话时忘了该怎么措词,或是想不出一些熟悉的物品名称。就同注意力减弱的情形一样,早在心理测验能测试出来之前,你可能已比家人或精神科医生更早发现自己的记忆力衰退。


精神药物对心智有哪些害处?用药需小心

神智混乱或迷失方向

这是一个更严重的征兆,表示精神药物造成了大脑功能损伤。例如到了以前来过的建筑物附近或某些地方,却不知道该怎么走;发现自己走过或开车经过一个熟悉的地方,却认不出这是哪里;无法遵循文字指示找到目的地。你可能比以往更难摸清购物中心等大型场所,你可能更容易失去耐性。
对压力过度反应

你可能发现自己愈来愈不懂得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例如将孩子打理好准备上学、准时上班不迟到、与朋友或同事会发生冲突、约会迟到、工作进度落后,或是经受不起别人的打扰等。

暴躁易怒或攻击性增强

或许你发现自己反常地易怒、有挫折感或脾气暴躁,有时会做出伤感情的事又觉得那不是你的本意,这些表现可能会让你很难堪。或许你还会突如其来的怒气冲冲或攻击别人。最糟的情况是做出原本你不会做的危险或有害的事,让自己在职场、家庭或是公众场所惹上麻烦。这种药物造成的问题称为“矛盾反应”(paradoxical reactions)或“缺乏自制”(disinhibition)

睡眠困难

你可能会难以入睡或睡眠容易中断。大体来说,睡得不像以前那么深沉;即使真的睡着了,醒来也不会觉得神清气爽。有些精神药物会使你在白天昏昏欲睡,妨碍日常活动;有些药物则在夜间给你刺激、让你保持清醒不再睡觉,于是第二天会感到困倦、精疲力竭。

情感迟钝、麻木

药物可能会抵消你的情绪起伏,让你变得不在乎以往关心的人或事,感情似乎也变迟钝了,内心世界不再有波澜和色彩;你会觉得人生没有意思。在医学文献中,这种药物造成的麻木无反应与失去活力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包括情感冷漠、嗜睡、毫无生气,或是情感退化迟钝。这种心智、精神与活力全面归零的情形还包括疲劳、无精打采和抑郁。

疲劳

你可能发现自己的心智或身体活力不及以往,比较容易疲劳、消沉。早上起床时有气无力、昏昏欲睡,到了晚上更是精疲力尽。

抑郁

许多精神药物会引起抑郁,病人可能会觉得人生无趣、感觉忧郁又绝望,甚至产生自杀的想法或行为。氟西汀的标签——包装在药盒中的说明——最后定稿时,曾经提到此药“经常”有引发抑郁的副作用,然而主事者在最后的关头删掉了说明书中有关抑郁副作用的部分。氟西汀制造商礼来药厂的机密档案里提到,与安慰剂和其它抗抑郁药相比,可以看出在临床对照试验中,氟西汀造成自杀行为比率上升。抗抑郁药常使病人变得更沮丧,但医生却因此而增加药物剂量。

几乎所有的精神治疗药物都会使病人抑郁,不论是温和的镇静药或利他林之类的兴奋药。一般认为服用抗惊厥药、抗抑郁药、巴比妥酸盐(barbiturates)、苯二氮类镇静药(benzodiazepine)、β—阻滞药(beta-blockers)、钙离子通道阻制药(calcium channel blockers)、麻醉药、精神安定药以及兴奋药,都可能造成抑郁。

精神药物对心智有哪些害处?用药需小心

自我观察、自我了解或自我意识降低

你或许会觉得无法评估自己的行为,尽管其他人在暗示或提醒,你自己却认为表现得体,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你难以理解自己的感觉,也不明白为何有这般或那般的感受,至于药物时在帮你还是害你,你也不能确定。即使你并不觉得有什么异样,但朋友或家人或许会说你看来气色不好,会问你有没有不舒服。


情绪不稳定

你的心情似乎会没原因地上下起伏,而且你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表达感觉的时机与方式。在药物有害副作用的报告中,这种情形有时称作“情绪不稳定增加”(increasedlability)。


焦虑

许多不同的药物都会使你感到激动、焦虑与恐慌。更让你困惑的是造成这些症状的通常都是治疗焦虑与恐慌的药物。服用阿普唑仑或劳拉西泮等短效镇静药数小时后,药效将逐渐消退而大脑也开始反弹,此时会出现阵阵袭来的焦虑。大多数抗抑郁药和兴奋药也会使人焦虑、激动。氟西汀类药物和抗精神病药都会造成一种格外磨人的症状——静坐不能(akathsia),也就是焦虑与内在的躁动让人不得不四处走动。感觉像是内心折磨加重,进而影响外在行动。


欣快与狂躁

如果你一服用精神药物就觉得非常快乐,那么这种感觉可能是假的。感觉如此亢奋的原因或许是判断力受损。许多精神药物会带来万事如意、满怀自信的虚假感受。如果这种反常的影响变得很明显,就成为“欣快症”(euphoria)或“轻躁狂症”(hypomania,轻微的躁狂症)。紧接在短暂的欣快症后出现的,可能是相反的情绪——绝望与抑郁。

  药物造成的欣快症有时会发展成躁狂症。大概每一种抗抑郁药或兴奋药都能引起躁狂症。躁狂症的特性是夸张、虚假的快乐、亢奋感,容易兴奋、失眠、精力无穷、思考迅速,还会觉得自己极为重要而又无所不能。伴随躁狂症出现的常见症状还有暴躁易怒、不顾他人感受、偏执,以及侵略性行为。躁狂症发作时,病人可能会“伤害别人或自杀”。

  躁狂症会威胁每个人的生活。躁狂症病人会妄想受到迫害而对无辜地受害者施暴,包括亲朋好友。已患躁狂症的病人会攻击他人、离开工作、婚姻破裂、犯下刑事案件,或是做出非常怪异的事或破坏性的行为,使自己入狱或被强制送往精神病院。

戒断反应与反弹作用

几乎所有精神药物都会造成戒断反应。戒断反应通常与药物的直接作用相反。戒断阿普唑仑之类温和镇静药的典型症状有焦虑、激动和失眠,严重时还会有痉挛。戒断利他林之类的兴奋药则会造成疲劳、嗜睡与抑郁,但也可能出现相反的效果,如多动、焦虑及失眠。

以上是书籍《为药疯狂》中所描述的精神类药物的副作用,在我多年的心理咨询中有深切的感受。很多咨客都为精神药物的副作用所苦,但医生却未曾事先告知他们这些副作用。为了鼓励病人开始用药或持续用药,医生常会夸大精神药物的好处,低估药物的危险性。许多医生认为自己应该压抑病人和家属的自主判断,引诱、强迫他们接受药物治疗,即使药物已经在病人身上引发严重的有害副作用。医生总是将这些症状归咎于药物以外的因素。做出问题严重化、问题转化或问题复发的判断,要求病人换药或加大药量继续吃药。

精神药物对心智有哪些害处?用药需小心

精神类药物有如此多,如此大的副作用,而且有些副作用是不可逆的。精神类药物果真如医生宣扬的对问题解决有效吗?试想一下,无论有什么样的情绪困扰及外在症状表现,都靠精神药物来解决问题,可靠吗?一个人内心自卑,导致出现问题,吃精神类药物能让一个人自信起来吗?内心的自卑不化解,如何能解决问题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欣快   躁狂症   药物   精神   可能会   害处   心智   副作用   焦虑   类药物   症状   抑郁   病人   兴奋   情绪   小心   医生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