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泛酸?

泛酸是指泛吐酸水的一种症状,中医称“吞酸”、“吐酸”。泛酸在胃食管反流病中较为常见,常常是空腹时出现。古人有泛吐酸水之症,其病在胃,与肝有密切的关系,临床多见于肝胃不和型。本证多由肝气郁结,胃气不和而发病;其中有偏热、偏寒之不同,有兼痰、湿、食之异,总之寒、热、痰、湿、食均可致酸而发本证,在临床上胃食管反流病多见郁热致酸。


中医如何治疗泛酸?

其主要原因为:

(1)七情失和,郁怒伤肝,肝之疏泄条达被遏。肝气横逆,克伐脾胃;而致嗳气吐酸;忧思伤脾,脾失健运,痰湿聚酿而成酸。

(2)饮食失节,饥饱无度,或过食肥甘,煎炸食物,损伤脾胃,湿热内生,或食物不消化,胃气不和而发吐酸。

(3)禀赋不足,或劳倦内伤,脾胃受损,食积停滞,而致嗳气泛酸。

中医如何治疗泛酸?

热证吐酸多因情志失和;肝气内郁而致。故临床多有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兼食积则大便臭秽;兼痰蚀则胃脘饱满,呕恶。湿热者,多由湿留脾胃蒸郁积,积而化热所引起,症见吐酸水而心烦,口苦咽干,白而兼粘腻,脉弦数。治当清热燥湿。

寒证吐酸多由脾胃素虚,或饮食生冷,或寒邪犯胃,致中阳受伤而致。故临床多见时吐酸水,喜唾涎沫,喜热饮,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迟。寒湿者,多由脾气不中阳不振,湿滞生寒而引起,症见口吐酸水而清稀,嗳气,腹胀,食呆便溏,舌淡苔白,脉弦缓。治当温中散寒,理气燥湿。

今天是中秋佳节,祝各位网友,幸福安康,平安喜乐,虽是家人团聚之日,但切莫贪杯哦!#超能健康团##中医##胃食管反流病##中秋#

中医如何治疗泛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中阳   涎沫   郁热   劳倦   横逆   安康   燥湿   中医   肝气   食管   脾胃   湿热   大便   不和   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