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60年德国老中医认为,中医超越且包容科技

曼福瑞德·波克特,中文名为满晰驳,取意为以饱满的责任感,反驳西方明晰科学的不足”,曾任德国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是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中医理论基础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国际中医规范辞典执行主编。

50年代在巴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 又开始学西医,并接触到中医,拜访过100多位中医大夫。家有中医书籍8000多种,以在西方传播中医学为己任。

以下是对他的采访内容整理。

没有中医,我早就不存在了

中医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中国人自己把宝贝当垃圾丢掉了

中国人应该克服文化自卑感,在全世界为中医中药“正名”

说中医是科学和技术,显然都贬低了它。因为它超越并包容科学技术

:您是不是早就与中国的相关单位进行了交流与合作?

波克特:是的。我与中国的合作与交流已经有很多年了。与中方签订了几项协议书,合作编纂中英文《中医学规范辞典》、改编《传统针灸学教程》、编写《中医学概论》等等。我很热心于这些工作,因为只有首先把中医的事情做好才行。

我常常肯说:我不知道。这好像是我的口头语。

不过真的,我不知道中国不少人已经看清了中医的问题,为什么改起来这么慢我也不知道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还能够为中医做一些什么。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会一直努力的。

西方医学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学和电子显微学基础之上,属于实证科学范畴。中医不是普普通通的技能或者技艺,不是通过多少年的高等教育和临床实践就可以成为中医泰斗的。

行医60年德国老中医认为,中医超越且包容科技

中医医术的高低首先取决于中医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是和人的德性修养紧密相关的!为什么现在的西医大行其道,占据大半壁江山,而中医萎靡不振,鲜有大医现世,我认为有如下原因:

1.中国传统文化被毁坏殆尽,天人合一、善恶因果、仁义礼智信等正念已经烟消云散;

2.现行中医教育体系违背了中国传统医学“师父带徒弟”、“口传心授”、“修炼德性”的传承模式;

3.人心浮躁、医风可疑众多中医从业人员过多关注如何追逐名利,追求钱财,基本上不具备大医现世的德性背景和静悟条件;

4.由于污染日益严重,中草药本身带有一定的毒性;此外,出于经济利益考量,有中药厂商采取非法手段炮制中药饮片。这些因素都大大减弱了中药的药力,人们逐渐失去了对中医的信心。

行医60年德国老中医认为,中医超越且包容科技

中医衰败了,不是中医不行了,而是人不行了。而灿烂的传统中医文化将永远照耀我们这个星球!

中医的确不是西方标准定义的科学,更不仅仅是治病的技术,说它是科学和技术显然都贬低了它,因为它超越并包容科学技术。

它既是形而上之道,无形无象,通天达地;又是形而下之器,有形有像,医病救人,同时也是一种渗透于东方世俗生活的文化、哲学、艺术、价值观,甚至就是一种美的生活方式。

我相信,学了中医生活一定会更美好,所以我以为每个中国人都该学中医。《黄帝内经》、《道德经》、《易经》的经典语录应该直接进入大中小学的课本,因为这些都是中医的源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德国   汉学   黄帝内经   和静   道德经   慕尼黑   中医   中医学   德性   西医   中国   中国人   科学   文化   大学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