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认知症患者,也别忘了关爱他们的照料者

心力交瘁的照料者们

前一段时间,我们公众号推出了一篇关于老人被虐待的文章,文中言之凿凿,请大家关注老人,尤其是患有认知症老人,停止对老人的虐待等内容,文章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与此同时,评论里也出现很多照料者的心声,比如:

  1. “老人家一年不洗一次澡,夏天身上的味道闻着都呛人,怎么说都不听,跟祖宗一样,打不得,骂不得,让人咋办?他衣服脏了,让他换下来,我给洗,死活不换,非要这么邋遢,知道的是他不换,不知道的以为我虐待他呢。”
  2. “虐待肯定是错误的,要制止,但老人就那么听话,好搞吗?老人固执任性,耗尽了所有耐心,照顾的人也会崩溃啊。”
  3. “自己都六七十岁了,照顾八九十岁的老人,正常的还能勉强度日,失能、半失能的那个就累烦,(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4. “老人晚上睡不好觉,一夜一夜的闹人量血压按摩的,我们这群70多岁的「年轻人」,陪护实在受不了。”
  5. “以家庭形式承担生活不自理的老人太难了,社会能承担吗?谁家有瘫痪的都一言难尽,侍奉的人只能克制,自己调整心态。”
关爱认知症患者,也别忘了关爱他们的照料者

一个失能老人拖垮一个家庭,随着老龄化的加重,这样的情况似乎越来越多。

心力憔悴,一言难尽似乎每天都在家庭中上演,有时候照料者才是那个真正需要被照顾、被支持的人。

照料者的身心健康或受影响

记得在社区门诊,一位阿婆来配药,等着开处方的时候聊了几句。

阿婆说:“医生,虽然这样说显得很没良心,但我今年总算是解脱了。我的爱人去世了,痴呆了十多年,一把屎一把尿的照顾他,真的不是人过的日子。你能想象每天晚上,凌晨2点钟,端着满满一痰盂的屎尿去倒的感受吗?

家里有马桶他不用,非要拉在痰盂里,你要说他,他就和你闹,大半夜根本没法睡觉,十多年,就我一个人,有时候觉得自己真的是无路可逃了,想想走在他前面算了,又觉得他可怜,几十年的夫妻,能熬就熬。我的失眠症就是长年照顾他引起的,自己也是70多的人了,真的不容易,讲给别人听,他们都不能体会的。”

阿婆说着说着就落泪了,看到后面有人排队等候,不愿再讲下去,重重地叹了口气,抹着泪走了。


关爱认知症患者,也别忘了关爱他们的照料者

那一天我不断回味阿婆的话,开始了对认知症患者照料者的关注

通过学习发现其实已经有很多研究关注了照料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

在过去的20年中,对照料者的研究大约经历了3波热潮

研究的“第一波”:关注照料者在照顾认知症患者时可能出现的负面心理影响和自我感受到的身体健康状况。

研究的“第二波”:关注相对于非压力人群(例如非护理人员),认知症照料者的“客观”身体生理指标(例如血压、心率)是如何受到损害的。研究发现长时间照顾患者通常对人的健康有害,但有些照料者却“逃过”了这些负面后果。

照料者们该如何自我保护?

在过去十年中,出现了“第三波”研究热潮,探索对照料者的身心健康,有哪些保护因素

不少研究调查了可以保护照料者身心健康的适应因素和应对因素。

总结下来主要有三个,即自我掌控力,自我效能感和应对能力。

通俗地说,就是可以提高的照料技能,相信自己有能力照顾别人,同时又可以照顾好自己,以及拓展自己的应对技巧。

研究证明这些弹性因素对身体健康结果有着直接或交互作用,不少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可能对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如白介素IL-6)和临床标志物(例如血压等)产生广泛的有益影响。

同时研究发现经常给护理人员进行社会心理干预,可以帮助照料者恢复自身能力。例如,通过认知行为干预和心理教育,可以明显降低照料者的愤怒和抑郁情绪,提高照料者的自我效能感。

此外良好的社会支持、参与愉快的活动、保持自尊、保持希望和乐观,抱有积极的态度,提高人们对看护角色的看法,也可以改善照料者自身的心理和身体健康。


关爱认知症患者,也别忘了关爱他们的照料者

前两天看到新闻上说,上海正在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其中就报道了对认知症家属的照料技能培训,一对一的认知评估指导,在社区设置可以减轻照料者负担的老人日托站以及针对不同情况的专业养老设施等等,包括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认知障碍MDT联盟的成立,都是为了建立认知症友好社区,创建中国自己的认知障碍防控治体系。

关爱认知症患者的同时,关爱他们的照料者,全社会动员,一起更好、更加积极的面对老龄化。(作者:倪静)



参考文献

[1] HARMELL A L, CHATTILLION E A, ROEPKE S K, et al. A review of the psychobiology of dementia caregiving: a focus on resilience factors [J]. 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 2011, 13(3): 219-2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认知   患者   痰盂   阿婆   身心健康   效能   中国   热潮   负面   血压   老人   因素   自我   心理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