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杀手——年轻女性,珍爱自己,远离乳腺癌困扰

专家简介:王红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从事肿瘤临床工作20多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乳腺癌和胰腺癌的研究与精准诊治。擅长乳腺癌、前列腺癌、胆胰肿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综合性个体化诊治。

近日,青年歌手姚贝娜的离世,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乳腺癌的高度关注。实际上,乳腺癌这一“红颜杀手”已跃居都市女性肿瘤排行榜的第一位。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乳腺癌目前的增速水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在上海等发达地区,乳腺癌已多年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并且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

 更令人唏嘘的是,4年前被诊断出乳腺癌时,姚贝娜还不到30岁,“红颜杀手”似乎并没有对年轻女性手下留情。

年轻乳腺癌:不可忽视的家族史

医学上把35岁以下的乳腺癌患者称为年轻乳腺癌,这一人群大约占到所有乳腺癌患者的6%。为什么年纪轻轻就会被乳腺癌盯上,甚至有些年轻女性已经有婚育史,也会遭遇这一“红颜杀手”?

  易感基因的突变在年轻乳腺癌中所占比例增大。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很复杂,大量研究显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受基因-环境复杂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多基因改变、多步骤演进的复杂过程。部分乳腺癌呈现出家族性和遗传性的特征,其中家族性乳腺癌约占乳腺癌总体的20-25%,遗传性乳腺癌约占乳腺癌总体的5-10%。遗传性乳腺癌约占家族性乳腺癌的50%。其中, BRCA1和BCRA2基因是最早发现的、被研究最多的乳腺癌相关易感基因,约10-30%的家族性和约50%遗传性乳腺癌患者携带BCRA1/2突变。BRCA1突变携带者,其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合并风险在60岁前约为60%(±7%),在80岁前约为83%(±7%)。对BCRA2突变携带者,这一风险分别为33%(±9%) 和76%(±13%)。建议年龄<5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或其近亲家属,尤其是同时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患者要进行brca1和bcra2基因的检测。< span="">

乳腺癌:往往与性早熟有关

  全世界约有70%乳腺癌发生在45岁以上。亚洲人群中,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大约在45岁至54岁,55岁以后发病率逐渐降低,到60岁至69岁时发病又呈现小幅上升。因此,每每有年轻人罹患乳腺癌的消息传来时,都会格外惹人唏嘘。

  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发病一部分原因和青少年时期体内雌激素的变化导致乳房过早发育,也就是性早熟有关。

 统计发现,上海女孩的平均月经初潮年龄已经从16岁提前到了13岁。月经初潮越早,意味着乳腺组织越早暴露在雌激素的作用之下。有研究发现,女性初潮年龄提前一年,患乳腺癌的风险就会增加20%。

  建议家长切勿盲目给孩子服用不必要的营养品和补品,这些举动看似是宠爱,其实反而会害了孩子。就目前城市青少年儿童的平均营养水平来看,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均衡饮食,积极预防肥胖和性早熟。

年轻患者: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欧美日韩等国的统计数据显示,乳腺癌的10年生存率达90%以上。在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乳腺癌患者的10年生存率也能接近80%。为什么在较高的治愈率面前,仍有像姚贝娜这样的年轻乳腺癌患者抱憾离世?“红颜杀手”对年轻患者是否特别残酷?

  就现有的研究数据来看,在同一分型的乳腺癌患者中,年轻患者的生存率和老年患者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年轻患者往往容易错过早期的最佳治疗时间。有些人因为工作忙碌,不留心身体发出的警报,有些人在出现不适时总觉得自己还很年轻,而没有及时咨询专业的医生。相较而言,中老年女性大多更注重检查和预防,容易在第一时间发现早期病灶,而乳腺癌发现时是早期还是晚期,生存率差别很大。

  年轻女性要注意关爱自己,尤其是月经初潮早于12岁、过晚婚育、有乳腺癌家族病史、喜欢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精神压力过大的女性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更应尽早开始呵护自己的乳房。

  自我检查与B超检查相结合,是年轻女性关爱自己的最佳方法。自我检查主要靠看和摸,一看乳房的大小形状是否对称、轮廓有无改变、乳头是否有分泌物以及是否回缩等。二是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以按压、螺旋或滑动的方式检查乳房有无肿块。自我检查的最佳时间是月经来潮后的7到10天。

  如果在自我检查中发现乳房有异常肿块;非哺乳期乳头有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和上肢水肿;乳腺外形改变,甚至出现水肿、变色等情况应该及时去专业的医院就诊。

除了自我检查之外,医学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建议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B超检查,B超检查的优势在于能够更清楚地发现那些因腺体致密而难以发现的小肿块、小结节,进而分辨肿块的性质。

配合医生进行系统的正规治疗:患者的态度有时决定着自己的命运。对于不同疾病,需要根据临床资料对每个病人的病情进行个体化分析,如果预计疾病的发展可能导致损害,就积极治疗;如果疾病的发展趋势比较温和,那么可以选择较为保守、风险较小的方案,甚至定期监测、暂时不予治疗。与之相反,生活中很多貌似无害的疾病,虽然暂时没有不适症状,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绝症,却往往有很大的潜在危害。疾病的诊治方案的选择虽然都有很多临床指南/规范作为参考,但并不一定都是特别确切的、一成不变的。由于每个患者有各自的特点,医生和患者双方对疾病的轻重存在不同判断和评估,对治疗方案的风险(失败率、死亡率等)有不同的接受程度,对疾病治疗的远期效果(治愈率、生存期、生活质量等)有不同的预期,因此,治疗方案的选择往往并不仅仅是单纯由医生从病情和经验等专业角度进行判定,而是基于医生、患者以及患者的亲人们相互交流、权衡之后的最终选择。因此,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程度、医生对患者及家属的态度与期望值的感受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选择规范、可信赖的医疗机构的基础上。从专业医生那里获得专业指导和建议,对于不了解的医学领域的问题不妄加评判和指点,对于专业人士(医生)对病情的解释与判断给予足够的尊重,对于医学的局限性保有客观的了解,从而获得对于疾病诊治的准确判断和预计,这才是作为一名“好患者”(或患者家属)应持有的科学和理智的态度。唯有这样,才能从医生那里获取客观的病情评估,并得到最适宜的治疗方案信息。因此,是把信任连同责任交给医生,还是把怀疑以及选择的权力留给自己,患者的态度有时决定着自己的命运。要获得最好的治疗,首先要学会信任医生。

远离乳腺癌:改变四种生活方式

远离不必要的雌激素:尽管乳腺癌真正的发病原因目前并不是非常明确,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乳腺癌的发生和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过高有着紧密的关系。建议女性要慎用含有雌激素的化妆品和保健品。

少熬夜:美国癌症研究会的调查发现,每晚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会有所增高。不良的作息时间规律,会打破体内激素平衡水平,造成内分泌紊乱,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可能。因此,对于繁忙的都市女性来说,应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熬夜,保证夜里11点前入睡。

再忙也要动一动:缺乏运动是时下年轻女性的一大通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每周应抽出1至3天进行2小时的有氧运动。适当的运动不但能使人心情舒畅,还能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学会解压:工作压力大、精神长期紧张,也不利于女性的健康,特别是心情长期压抑、抑郁与乳腺癌的发病也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乳腺癌   生存率   初潮   年轻   女性   肿块   遗传性   雌激素   珍爱   乳房   肿瘤   基因   红颜   困扰   患者   杀手   疾病   医生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