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中药“生姜”

说起“姜”,大家可不陌生,今年更是“明星”,一下可从地平面升到了天空,成了耀眼的明星。原本三块多的生姜,今年最高达到十三块。不过昙花一现,现在又一下降到了六块,我前天还去买了两斤多。好了,闲话少叙,下面咱们就来谈谈这个明星人物“姜”:

一、采摘:姜在我国分布比较广,全国各地都有栽培,尤以山东及南方地区最多。秋冬采挖,洗净泥土备用,现在一年四季都可采挖,是我们餐桌上的佐料。它有生姜和干姜之分。生姜是采挖出来的鲜姜洗净即可,干姜是将生姜刮去姜皮,晒干即可。

二、药性:生姜,味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三、功效: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四、特点与比较:生姜散而不守,干姜守而不走。生姜发散而驱寒邪,干姜温中暖阳,补脾胃之中阳不足。

五、用法及用量:生姜是我们常用的厨房调料,家家必备,天天食用。是上天赐给我们的药食同源的食物。炒菜、做汤都是必备。熬姜汤,也是散寒驱邪,喝半碗,身上暖洋洋的。用量(略)。

干姜的用法一般需要和其他药配伍应用。用量(略)。

六、药用价值。生姜是我们居家必备的一宝,有时候最不起眼的食物真的就是宝贝。常言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给个王爷都不当”,夏天吃姜,是一种养生的好方法,可以有效的祛除长年沉痼的寒邪。这不是说其他季节都不能吃姜,都能吃,只是在大夏天,借助暑热,能把寒邪彻底去除。在寒冷的冬天里,外出冻得瑟瑟发抖,回家一碗姜汤下肚,寒气就顿时祛除,浑身暖洋洋的,这就是生姜的厉害之处。上天给了我们寒冷,同时也给了我们驱除寒冷的办法。即可就地取材,又可药到病除,真是上天的恩赐!

在《伤寒论》里,很多药方都用到生姜。比如桂枝汤,被誉为天下第一方,生姜在里面的用量是和君药桂枝同量的,可见张仲景对生姜的奇特用法。桂枝汤治疗汗出体虚的感冒,那真是药到病除,但是条件时,必须药后覆被休息,微发汗。只要是祛除寒邪的,仲景都要用到生姜,而且都是大剂量的应用,已达到祛除寒邪的目的。比如风湿,寒湿等病症。

生姜在日常生活中,治疗感冒,也是很有效的,而且快速。生姜、葱白、豆豉一起熬汤,可以治疗风寒感冒。生姜、葱白、小茴香、胡椒一起熬汤治疗感冒,只在厨房就可解决,连药房都不用去。生姜还是止呕的必备药品,善于止呕,比如配半夏止呕,即可止呕,又可解半夏之毒。生姜还可以止咳,治疗风寒咳嗽。

生姜切片,还可以用作艾灸,名曰:隔姜灸。能增加艾灸的驱寒能力。

前几天有个患者说:晚上吃姜赛过砒霜。这是没有一点根据的,是一种谣言,误导。也从来没有在哪一本古医书中看到过此种语言。这是别用心的人对菜农的伤害,损农害农!几千年来,晚上的餐桌上,菜肴里,哪个没有生姜?如果比砒霜还毒,怎么也没见毒死过任何一个人?

不过这里,还要说一个问题,就是前些年,一个台湾的学者,在大陆大肆推崇生姜疗法,虽有可取之处,但是用之太过,过度了,这就会有问题了,会对疾病适得其反。有些患者整袋整袋,几十斤,几百斤的买,这是不可取的,任何都要有度,没有度的应用,都是不尊重自然规律。

干姜主要适用于脾胃虚寒,和炙甘草配伍,可以健脾阳。和附子、炙甘草同用,可以回阳救逆,用于急救。

六、用药禁忌:由于生姜是温性的,因此对于实热证、阴虚血热者禁用。任何药品都不能超出它的治疗范围而胡乱应用,必须紧扣功能主治。热性病用热药,这是用药禁忌,这会加重病情,甚至产生难以预估的后果。

说说:中药“生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生姜   中阳   艾灸   干姜   药到病除   姜汤   葱白   半夏   桂枝   砒霜   脾胃   风寒   甘草   用量   中药   寒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