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很多青年人喜欢过36岁生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十九届农交会#现在,农村很多青年人习惯大量操办36岁生日。这是古往今来的民间习俗,还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时尚,有什么意义。

在农村,人们要操办36岁生日,听老人们说,自古以来就有这种习惯。这些农村的老人,在他们小的时候,也听他们的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话,得知农村人过36岁的生日,最少在明清时期,也就有这种民间习俗,说明不是目前人们兴起的新时尚,可以断定,起源非常悠久。

农村很多青年人喜欢过36岁生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这种习俗,只不过在建国以后,由于“破四旧,立四新”,在新的社会里,使过去古代的一些风俗习惯,逐渐消失,不再沿用。但是,古代这种人人都要过36岁的生日的陈旧的习俗,现在人当然不会忘记。

农村人因为现在有很多经济条件非常宽松,便又开始兴起了过36岁生日的老习惯。因为过去古代人,过36岁生日,是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意义,祝贺本人已经过完了前半生,祈祷在下半生,全家幸福快乐,本人健康安祥,消灾免难,添福添寿。

农村很多青年人喜欢过36岁生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古人认为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36岁的时候是一生已经过去了一半时光。农村习惯在36岁的时候,要进行庆祝一下。因此就形成了这种习俗。农村俗语说老人“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这说明古人把普通人的寿命看作72岁,到了73岁以上,认为是该人修心养德,是高尚道德的回报,因此是添福添寿的年龄,是超活的岁数。所以,本人要知足,阎王不请自己到。

在古代社会,人们过36岁的生日,一般情况下是因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的,一般有钱人,有社会地位的人,大操大办,普通人经济条件好一点,可大办也可小办,家庭比较贫穷的人家,当过36岁,生日的时候,一般都是小办,自己的亲人亲属过来欢聚在一起,简单庆祝一下。若是过去家里非常贫穷,根本操办不起酒席,只有一家人欢聚在一起,庆祝一下就算过去了这个半辈子的生日。

农村很多青年人喜欢过36岁生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现在的人,又重新兴起过去人过36岁生日,方法仍然是沿袭古代人过36岁生日的方法,在家庭办一些酒席,来表示对过去的半辈子进行归纳总结,对未来的半辈子的到来表示庆祝,并且祈祷后半生,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并且还要添福添寿。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安祥   大操大办   生日   农村   古代人   欢聚   阎王   酒席   青年人   习俗   普通人   贫穷   新时尚   古代   习惯   家庭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