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教你看胸片



胸部正位片及侧位片

■ 胸部正位片

来,我教你看胸片

临床拍标准的胸部正位片其实是后前位片,如上图。


来,我教你看胸片


上图为正常胸部后前位片


■ 胸部侧位片

来,我教你看胸片

上图是胸部侧位片的拍摄,一般采取右侧位拍片,如果看心脏影可以采取左侧位片。

来,我教你看胸片

上图为胸部侧位片

下面为大家依次介绍胸部正常X线解剖!!


■ 肺叶段X线解剖

来,我教你看胸片


右肺:由水平裂和斜裂分为上、中、下三叶

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两叶

斜裂:起自第5胸椎水平,倾斜向前下,大致与第6肋骨平行,止于前胸膜沟(前肋膈窦)后方数厘米的膈肌处。 水平裂:大致呈水平走形,与第4前肋大致同水平,前部常低于后部,外侧部常低于内侧部。

来,我教你看胸片

上图为:右肺上叶在正位与侧位的投影区域

来,我教你看胸片

上图左为:右肺中叶在正位与侧位的投影区域

上图右为:右肺下叶在正位与侧位的投影区域 。


由于X线片是二维投影,因此中叶和下叶有一定的重叠。

来,我教你看胸片

上图为:左肺下叶在正位与侧位的投影区域 由于正位片通常会有一定的的重叠,因此侧位片可以对重叠部位的区域的定位起到很好的补充!

■ 肺纹理 肺纹理为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阴影,它主要是肺动脉的投影,肺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管也参与形成。


肺纹理由肺门向外围延伸,逐渐变细,至肺野外带渐细小而稀少,距侧胸壁内缘约1cm范围内的肺野基本无肺纹理可见(图下图)。

来,我教你看胸片

■ 肺野、肺带的划分

来,我教你看胸片


纵隔两旁含气的肺在胸片上所显示的透明区域称肺野,其透明度随呼吸而改变,深吸气时肺内含气量增多,透明度增高,呼气时则相反。

来,我教你看胸片

为便于指明病变的部位,通常人为地将一侧肺野纵向分为三等分,即内、中、外带。


又分别在两侧第2、4肋骨前端下缘划一水平线,将肺野横向分为上、中、下三个肺野。(如上图)。


■ 肺门的大小和位置

x线肺门指肺动脉、肺叶动脉、肺段动脉、伴行支气管以及肺静脉构成。

来,我教你看胸片

来,我教你看胸片


右肺门可分为上、下两部。

上部约占1/3,由上肺静脉、上肺动脉及下肺动脉后回归支构成。

上肺静脉下后干构成右上肺门的外缘;右肺门下部 约占2/3,由右下肺动脉干构成,其正常宽度不超过15mm,沿中间段支气管外缘平行向外下走行。

右肺门上、下部相交形成一钝的夹角,称肺门角,正常该角顶清晰。如下图:


来,我教你看胸片

左肺门亦分为上、下两部。


上部由左肺动脉及其分支、左上叶支气管和左上肺静脉及其分支构成;下部由左下肺动脉及其分支构成,常被心影所遮盖。

来,我教你看胸片


■ 心影位置及大小

来,我教你看胸片

T1:心脏最右缘至前正中线距离

T2: 心脏最左缘至前正中线距离L:通过膈肌顶部至两侧胸廓内沿并平行于膈肌的线


心胸比=(T1 T2)/L1.正常<=0.502. 轻度增大 0.51-0.553. 中度增大0.56-0.604. 重度增大>=0.60


■ 纵膈的分区


纵隔位于胸骨之后,胸椎之前,介于两肺中间,从上至下、自前至后把胸腔分为左右两半。


其上界是胸腔入口,下界为膈。


两侧为纵隔胸膜和肺门。


其中有心脏、大血管、气管、主支气管、食管、淋巴组织、胸腺、神经及脂肪等器官和组织。

来,我教你看胸片

纵隔的分区对确定纵隔病变的部位和分析病变性贡有重要意义。

一般采用九分区法,即在侧位胸片上将纵隔划分为前、中、后及上、中、下共九个区。


正常胸廓由软组织与骨骼组成,两侧对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肺静脉   右肺   下叶   上叶   胸廓   胸椎   纵隔   肺动脉   正位   纹理   支气管   胸部   心脏   水平   区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