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临证录》(太阳病篇麻杏石甘汤第六)

太阳病篇方论之麻杏石甘汤第六

二零零三年的非典,使得莲花清瘟胶囊名气大增,不单单是药名起的好,因为它的基本方就是麻杏石甘汤,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加了许多清热解毒的药物,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实属画蛇添足。为什么这么说呢?看原方。

麻黄四两 杏仁五十个 炙甘草二两 生石膏半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今400毫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

方中生石膏半斤之多,清热解毒足够,所以没有必要加连翘,金银花,板蓝根,鱼腥草,绵马贯众,大黄等药物。市面上的中成药大都是这个问题。其中有两类中成药占据了中成药的大部分市场,一类是清热解毒类药物,其典型代表有蒲地兰口服液,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颗粒。这几种中成药在各类医院的儿科最常用。另一类是滋补类中成药,其典型代表是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在中国这个重视肾虚的国度,六味地黄丸几乎妇孺皆知,随便一家药店都可以买到,甚至有些人家中常备,然而这个年代,一些人口中所谓的肾虚真正需要用补肾来治疗的并不多,尤其是年轻人,没有必要补,上年纪的肾虚需要补也不是六味地黄丸。

如果说桂枝汤类方是治疗虚人感冒的话,麻黄剂就是专为体质壮实的人准备的感冒药。身体壮实者一般不容易感冒,即便是感冒也很少有中风,往往是伤寒。因为这些人腠理致密,风邪一般伤不了他们。由于身体素质好,这类人平素饮食多肥甘厚味,酗酒熬夜吃肉,加之活动又少,日久形成痰湿热体质,一旦受寒感冒,就是寒包火,寒邪外闭,体内热量聚集,必发高热,恶寒,身痛。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就是最佳选择。

麻杏石甘汤加减应用。其病机为外感寒邪,邪热內盛。其病位在气分,但是血分病确有因此而起的,曾治疗两例青少年紫癜,双下肢明显。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治疗数周无效,经人介绍来看中医。体质壮实,平素无肉不吃饭,皆由感冒后突发紫癜,脉诊浮紧而两关部痰火跳跃。虽日久而表寒仍在。以麻杏石甘汤加血分药丹皮,水蛭,紫癜很快退去。此乃外感寒邪,邪热內盛扰动血分而引起的出血。寒邪从外来,仍当从汗解。邪热入血分,故加丹皮水蛭引石膏入血分凉血破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大青龙汤   汤加   贯众   生石膏   腠理   外感   水蛭   麻黄   紫癜   壮实   清热解毒   口服液   中成药   石膏   体质   太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