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老王谈兽药:二陈散化痰名剂,加减治疗鸡支气管阻塞

兽医老王总爱谈中兽药,其实中兽药典上的方剂不是没有效果。之所以效果差,一是,大部分的人不会辩证,二是,确实单独按兽药典上的方剂去用,有时候也真的无效。

所以,兽药典上的中兽药方剂,需要辩证也需要根据病情进行加减

兽医老王谈兽药:二陈散化痰名剂,加减治疗鸡支气管阻塞


一、 中兽药二陈散的出处

一写中兽药就要不免写一下出处,一是知道原方的意思,二是增加文字。

中兽药二陈散其实来自人的方剂二陈汤,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这是一般北宋的官方编撰的一部方剂大全。

兽医老王谈兽药:二陈散化痰名剂,加减治疗鸡支气管阻塞

二、 中兽药二陈散的方剂组成与方解

中兽药二陈散的方剂组成:姜半夏45g 陈皮50g 茯苓30g 甘草15g。与二陈汤方一样

兽医老王谈兽药:二陈散化痰名剂,加减治疗鸡支气管阻塞


方中的姜半夏燥湿祛痰,温化寒痰,降逆止呕,为君。陈皮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为臣,茯苓渗湿利水健脾为佐;甘草和中健脾卫使。

该方剂以健脾为中心,中医上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气。故欲先祛痰,先要健脾。

兽医老王谈兽药:二陈散化痰名剂,加减治疗鸡支气管阻塞


这个中兽药的方剂的病机是脾不健运,湿邪凝聚,气机阻滞。所以要燥湿健脾,为主,兼用疏通气机。

三、 该中兽药方剂的临床应用

关于中药二陈汤我认为的《医方考》所写适合临床解释。

兽医老王谈兽药:二陈散化痰名剂,加减治疗鸡支气管阻塞


它认为风侵袭脾则痰生得多,脾是生痰的器官,痰产生的原因是脾湿,半夏燥湿,茯苓淡渗利湿,湿去除后痰自然而灭;痰产生也由于脾虚气滞,甘草补脾,陈皮利气,补脾利气,脾不虚、脾喜干。这样生痰的原因解除了。

该中兽药方剂偏于治疗,寒痰过多的病例,比如: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此种病例在家畜有时常见。

兽医老王谈兽药:二陈散化痰名剂,加减治疗鸡支气管阻塞


在养鸡上这种寒痰,多见于雏鸡的支原体感染,解剖可见,气管痰白、清稀、气囊浑浊但是没有干酪物、腹部气囊、有泡沫性液体。但是此方感觉不如小青龙汤效果好。

所以只按原方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四、 该中兽药方剂在临床上的加减利用

前边已经看出该方在兽医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该方组方严密,意指明确,可以作为方剂的框架对临床出现的症状进行加减应用,效果还是不错的。

兽医老王谈兽药:二陈散化痰名剂,加减治疗鸡支气管阻塞


以下以及临床出现的呼吸道症状进行说明。

在养鸡的临床上应用中兽药,一定要注意随症加减,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不可能临床出现的症状正对应方剂所治疗的症状。

1、 临床中在解剖鸡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气管中的痰液清稀、痰不粘稠、而且腹腔中有泡沫性的液体,这一般是感冒初期,或支原体感染。一般鸡甩鼻子、打喷嚏、鼻子流清水、白天咳嗽不重,晚间呼噜。采食量和饮水量一般正常。

此时应是寒痰重,应添加干姜、细辛温化寒痰。

兽医老王谈兽药:二陈散化痰名剂,加减治疗鸡支气管阻塞


2、 解剖鸡出现,气囊有干酪物、腹腔也有腹膜炎,干酪物呈黄色。气管中的痰液粘稠,有黄痰。此时鸡出现呼噜咳嗽、甚至张口呼吸,鼻子流的粘液呈黄色粘稠。采食量下降等,饮水上升。

此时出现的痰为热痰,此时应添加瓜蒌、贝母、杏仁等清化热痰。

3、 解剖鸡出现热痰的症状,同时鸡的腺胃出血,十二指肠出血的等伴有病毒性症状的需要加,此为热毒带热痰,需清热解毒并化热痰。添加金银花、连翘、黄连、黄芩类清热解毒的药品。

兽医老王谈兽药:二陈散化痰名剂,加减治疗鸡支气管阻塞


4、 解剖鸡气管干燥、有干酪物、粘液粘稠、气管出血等类似喉炎的症状。

此类为燥痰。此类加沙参、百合滋阴润肺,加知母养阴清热,加天花粉清肺化痰。咽喉肿痛加山豆根、射干、板蓝根等

5、 解剖肺发黑、坏死的、肺淤血的。此为热瘀肺,同时肺淤血。加活血化瘀药物川芎、赤芍;同时加仙鹤草收敛止血;血热加大蓟、地榆等。

兽医老王谈兽药:二陈散化痰名剂,加减治疗鸡支气管阻塞


总之,中兽药二陈散只是是兽药临床的思路的一个框架,临床在诊治有痰的鸡呼吸道时,要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加减配伍。本文也是提供一个治疗呼吸道的思路。

免责声明:本文所写只做参考,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兽药   燥湿   干酪   半夏   支原体   粘液   陈皮   茯苓   方剂   甘草   支气管   呼吸道   气囊   兽医   气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