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肤麻木”分型治疗很重要,药物配合针灸、拔罐等效果更好

肌肤麻木,是指肌肤出现局限性的片状、条索状知觉障碍。《黄帝内经》称为不仁,《诸病源候论》也称顽痹、顽木、针刺不痛,《寿世保元》称为麻痹,后世也有称为顽麻者。

太原糖尿病专科医院中西医结合门诊刘强副主任解释说

“麻”是指肌肉之内,如虫乱行,按之不止;“木”是指皮肤无痒痛觉,按之不知,掐之不觉。肌肤麻木一般呈局限性片状、条索状麻木。至于颜面麻木、口舌麻木、四肢麻木、半身麻木等,多不属于皮肤病范畴。

“肌肤麻木”分型治疗很重要,药物配合针灸、拔罐等效果更好

刘强副主任指出,肌肤麻木,除药物治疗之外,配合针灸、拔罐等,效果更好。

这里就举一个用火针治疗肌肤麻木的例子。

常规消毒后,医生左手持酒精灯,右手持火针(尾部用胶布缠绕),针头烧至红里透白发亮,迅速点刺督脉、夹脊、患部。健侧夹脊由上向下,督脉由下向上,患侧夹脊由上向下,患部由麻木周边向中心。要求督脉、夹脊两点间隔约1厘米,患部两点间隔约2厘米。针刺深度约0.5毫米。操作完成,结合碘常规消毒。针刺处禁止湿水、用手抓、贴膏药,停止其他治疗方法。间隔3日施术一次,6次为1疗程。

“肌肤麻木”分型治疗很重要,药物配合针灸、拔罐等效果更好

刘强副主任指出,肌肤麻木属知觉障碍,由于病因、病机和兼症的不同,临床表现和治法也有差异,所以要仔细辨别,认真掌握其症状特点。

一是风湿疠气麻木:

手足发麻,肌肤现局限性麻木斑块,可有红或白斑,局部无痛、冷、热感,皮肤干燥无汗,起糠状细薄白屑,日久可伴肌肉萎缩,鹰爪形手等症。舌红苔白或黄腻,脉象弦或滑数。多由体虚之人外受疠气或接近病者衣物、用具等感受毒邪内侵血脉而成。

二是痰湿阻滞麻木:

肌肤麻木不仁,伴有邻近关节疼痛,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若以手击麻木之处,可暂时轻快。脉象濡缓,舌苔白腻。

风湿疠气麻木与痰湿阻滞麻木二者均为湿邪阻滞于肌肤之中而发病。前者由疠气阻遏肌肤,使气血运行不畅,腠理开泄障碍所治。治宜祛风化湿,活血杀虫。后者多由损伤脾阳、湿从内生,内外湿邪凝聚肌肤之中,荣卫气血不能畅达而致。治宜化痰除湿,通经活络,方选通络二陈汤。

三是气血两虚麻木:

肌肤麻木不仁呈阵发性,每于活动后加剧,休息后可暂时缓解。局部皮肤发凉,喜温近暖,时有蚁行感或刺痛,多见于更年期妇女的上肢内侧,伴有经血不调,或崩中漏下。舌质淡,脉细无力。

四是瘀血阻滞麻木:

肌肤麻木不仁,好发于腰胯、股外侧等处受挤压部位皮肤,定处不移,入夜尤甚。严重者针之不疼,掐之不觉。舌质黯红,或有瘀点,瘀斑,脉象涩滞。

气血两虚麻木与瘀血阻滞麻木二者均可发生于肢体或躯干处的肌肤,呈局限性片状或条索状麻木。前者多由久病失养、七情内伤等所造成,故治宜补养气血,温阳通络。后者多由气血瘀滞经脉、荣卫滞留不行所致,治宜活血化瘀,通行经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黄帝内经   现局   肌肤   督脉   麻木   脉象   片状   麻木不仁   针刺   气血   局限性   针灸   手足   间隔   药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