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幅剪纸作品讲述萧红故事

7月20日凌晨,左秀云放下手中的剪刀长舒一口气,由她创作的102幅剪纸版《呼兰河传》历时3年终于完成。在萧红诞辰110周年、《呼兰河传》出版80周年的这一历史时刻,55岁的左秀云用百幅剪纸作品为老乡萧红送上最真挚的生日祝福。

102幅剪纸作品讲述萧红故事102幅剪纸作品讲述萧红故事

图片摘自剪纸版《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首凄婉的歌谣。萧红这部文学作品引起我的强烈共鸣,心中的那些想法就像呼兰河水一直流淌。于是我萌生了用剪纸作品来纪念萧红的想法。”左秀云说。

对于学习剪纸,左秀云算是“半路出家”。因为女儿的喜爱,她也喜欢上了剪纸,于是母女俩一起跟着省级非遗传承人翟文秀学剪纸。

今年刚退休的左秀云曾是一名护士,作为地地道道的呼兰人,她的工作单位黑龙江省传染病院就是萧红笔下《呼兰河传》里面描绘的南大营遗址,就在一道之隔的萧红故居的正对面。“每天上班走在萧红笔下的南二道街上,仿佛书里的那些事、那些人都变得鲜活起来。”左秀云说,因为热爱萧红,她曾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专门负责萧红故居后花园的耕种工作。

102幅剪纸作品讲述萧红故事

左秀云现场创作剪纸作品

《呼兰河传》这部文学作品曾被改编为戏剧、电影、动画片、连环画、广播剧,用百幅剪纸来展现还是首次,对于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左秀云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2018年夏天,左秀云开始着手准备,只要有时间就到萧红故居采风,提前剪出了系列作品《故居即景》,内容包括马厩、老井、磨房等,为日后的创作做准备。

这几年左秀云把业余时间全都花在了剪纸上,为了赶进度,她将京剧票友聚会等业余爱好全都停了,连亲友想见她一面都难。尽管白天在医院工作很疲惫,但下班后左秀云就像“打了鸡血”,一剪就是五六个小时。好在丈夫老杨很支持她,承包了所有家务活儿,还每天帮忙打扫一地纸屑,一句怨言也没有。

“这套作品采用民间传统粘贴剪纸技法,力求简洁、质朴、纯真,尽可能还原萧红笔下上世纪30年代呼兰小城的风土人情。”左秀云说,通过创作她越发感受到呼兰这片土地的厚重和深情。左秀云告诉记者,接下来,她还想用萧红的小说《生死场》《小城三月》及王玉春的《呼兰河边》创作剪纸作品,让东北文学作品更立体、更直观地展现出来。(记者 申志远 于秋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叙事诗   半路出家   票友   黑龙江省   即景   马厩   剪纸作品   剪纸   故居   文学作品   笔下   小城   想法   周年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