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中医1个方法教你通通排光!睡眠好了、脾胃通了、皮肤润了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早上感到各种不适,关节疼痛口干口苦脸色发黄皮肤发痒手脚发凉睡眠不好...,都是因为身体内有“寒湿”!

“湿气乃万恶之源”,在致病的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根据专业数据显示:140种疾病是因为顽固性湿气引发失眠口臭长痘湿疹关节炎肠胃不适

湿气重,中医1个方法教你通通排光!睡眠好了、脾胃通了、皮肤润了

吹空调,吃冰冷食物

饮食不节、居处潮湿

都是加重人体内湿寒的元凶

如不能及时排出

就会困在你的身体里从而造成隐患

“十个女人九个湿”

天一冷身体不适更加明显

湿气重,中医1个方法教你通通排光!睡眠好了、脾胃通了、皮肤润了

湿气重引发身体100余种疾病

如何科学正确预防、治疗湿邪引起的失眠风湿类风湿脾胃病皮肤病等难缠疾病呢?为此,今天我们邀请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二区逯俭主任为我们答疑解惑!

湿气重,中医1个方法教你通通排光!睡眠好了、脾胃通了、皮肤润了

▲逯俭主任受邀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

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

湿毒的5个等级

湿气重,中医1个方法教你通通排光!睡眠好了、脾胃通了、皮肤润了

①一级湿毒:在表皮

症状:皮肤瘙痒,长湿疹,头脸油腻、长痘。

②二级湿毒: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

③三级湿毒:在骨骼,即是骨寒湿,俗称风湿。

症状:肩周炎,肩痛,颈椎劳损,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④四级湿毒:在脏腑(子宫、卵巢、脾胃、肺)

症状:脾胃虚弱,便秘,多痰,妇科炎症。

⑤五级湿毒:在身上(肿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

湿气重,中医1个方法教你通通排光!睡眠好了、脾胃通了、皮肤润了

中医理论认为脾主水液代谢,如果脾胃虚弱水液代谢失常,水液停留在体内就会形成湿邪。脾脏喜燥恶湿,所以如果体内湿邪偏盛,容易妨碍脾的运化功能。

脾主运化,是“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胃功能正常与否,是保证人体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时中医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由此可见脾胃的重要性,在生活中脾胃不和很常见,它不仅会影响食欲,还会影响到睡眠、情绪,时间一长,还可能会导致器官出现病变,引发功能性便秘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发生。

湿气重,中医1个方法教你通通排光!睡眠好了、脾胃通了、皮肤润了

洪某,女,56岁,有胃病10年,几个月前因与他人发生口角而发生胃脘痛,甚至连及两胁,曾做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曾服用中西药治疗,病情时轻时重,反复无常,迁延至今未愈。
诊见患者胃脘部痞闷胀痛,连及两胁,作止无常,嗳气频作,纳差。患者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此乃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之证,治则疏肝解郁,和胃理气。投以疏肝理气汤,服用3剂,疼痛减轻,仍食欲不振。加神曲、麦芽,再进6剂,诸症悉平。为巩固疗效,又嘱服香砂养胃丸调理善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调理脾胃的穴位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湿气重,中医1个方法教你通通排光!睡眠好了、脾胃通了、皮肤润了

湿气重,中医1个方法教你通通排光!睡眠好了、脾胃通了、皮肤润了

中医认为,当人体心肾之间的阴阳水火平衡关系失调时,就会出现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等症状,判断自己是否失眠,可依据眠时间不足,或睡得不深, 分为以下三种:

湿气重,中医1个方法教你通通排光!睡眠好了、脾胃通了、皮肤润了

1、起始失眠:是入睡困难,要到很晚才能睡着,多由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等引起;

2、间断失眠:睡不宁静,容易惊醒, 常有噩梦,中年人脾胃不好,消化不良,常易发生这种情况;

3、终点失眠:容易入睡,但半夜醒来后睡不着了,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精神抑郁症患者,常有这类失眠;

张某某,女性,30岁,睡眠欠佳十余天,入睡困难、眠浅易醒,偶尔有心慌、心悸,劳累以后症状就明显,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同时盗汗比较明显,是肝血不足的表现,因为肝血不足,心神失养,从而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症状。盗汗明显说明是阴血不足。情绪平时急躁,难以自控。综合所有情况来看,这个病人应该是气血不足,需要益气养血安神。

主要以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方剂为主,调理1个月后,失眠症状明显改善,心慌心悸症状减轻。

主任特别提示:现在很多人直接买酸枣仁调理失眠,酸枣仁缓解失眠的效果是很好的,但是一定要注意服用方法,在古代记载,生酸枣仁,是促进醒的,适用于爱睡、不爱醒的人,吃了可以让人醒。炒酸枣仁是助眠的,主要功效以滋补为主,如果是舌苔厚腻,或者是舌红,脾气急躁易怒、口干口苦,这类人不建议用酸枣仁。一定要找好自己的适用症。

温馨提示:失眠情况不同,调理方式也不同,具体该如何调理,可以向逯俭主任提问,文末有详细介绍。

湿气重,中医1个方法教你通通排光!睡眠好了、脾胃通了、皮肤润了

古人讲“见皮休治皮”。皮肤病的发作部位在皮肤,但根本原因却是五脏六腑的阴阳气血失衡。若执着于治疗皮肤,是治标未治本。

湿气重,中医1个方法教你通通排光!睡眠好了、脾胃通了、皮肤润了

因夏季天气闷热,出汗多,同时很多人贪凉,容易出现湿疹荨麻疹皮炎等皮肤疾病反复发作,这些顽固性皮肤病除了与饮食不健康、空气污染相关外,与滥用药物也相关,特别是伤损阳气的药物。一分阳气,一分健康。如此治疗,即便治愈,机体阳气受损,后患无穷。

逯主任提示中医讲:受湿邪侵袭,容易出现皮炎、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如果出现这些皮肤问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因为不同个体的皮肤问题不同,防治也会不同,如用药不当,可能会加重或诱发其他皮肤问题。

逯俭主任提醒:夏季是荨麻疹湿疹的高发时期,平时要注意保持皮肤干燥,不要过度贪凉。生活中应规避风寒,否则,寒气或内攻或外袭,则营卫失调,毛孔闭塞,邪无以出,会导致病情加重。

湿气重,中医1个方法教你通通排光!睡眠好了、脾胃通了、皮肤润了

中医讲究“冬病夏治”,冬天的骨头也需要夏天养。在夏季将骨骼、关节调养好了,等到秋冬来临时,就可免去往年的骨关节疾病发作的痛苦。

因此,夏天养骨,能改善人们尤其是老年人的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科疾病。

湿气重,中医1个方法教你通通排光!睡眠好了、脾胃通了、皮肤润了

俭主任提示: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增加,会引起血液收缩,使血尿酸升高,诱发痛风发作,所以一定要把血尿酸控制好。

中医讲痛风主要由于湿、热、瘀,白酒最好不喝或少喝,少吃油腻的食物。可以吃一些清热利湿的药物,针灸效果也不错。

逯主任提示:夏季是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好时机!从季节来讲是阳中之阳,那么体内的阳气也是最旺盛的时候,“气得温则行”,人体的经络之气最通畅的时候,腠理疏松,汗窍最开放。

因为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通过中医药,可扶阳祛寒辅助正气、达到祛除病根的作用。

湿气重,中医1个方法教你通通排光!睡眠好了、脾胃通了、皮肤润了

湿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之一。对女人而言,湿气所引发的一系列妇科病才是最头疼的。

湿气重,中医1个方法教你通通排光!睡眠好了、脾胃通了、皮肤润了

01带下病

湿气重会困阻脾胃,造成运化失调,导致女性白带增多,有异味;

02月经病

这是由于湿气淤阻而造成气血不畅所形成的,此时女性不仅会月经异常,严重还会出现闭经。

03妊娠病

湿气过重会阻碍女性阳气生发,影响生化机能,使女性出现恶心、呕吐等孕早期症状。

04产后病

湿气重的女性产后体质会比普通女性虚弱,易发贫血,还会出现产后吐泻、水肿、恶露l淋漓不尽等情况。

曾经有一个女性患者,月经期间有腰酸,四肢不稳,下肢特别凉、怕冷,即使穿上衣服、盖上被子也还是觉得冷,这是肾阳不足的表现。

睡眠也不太好,眠浅易醒,多梦,乱梦环萦,经期只有2天,月经量少,说明血虚,血虚不能养心,造成睡眠障碍的问题。血虚导致血海空虚,肝血不足,造成月经量少,行经天数少。

白带量多,色白有异味,色白一般以寒湿为主,或者脾虚或肾虚,有异味说明以湿热为主,色黄有异味,说明肾虚更严重。

逯主任提示:运用中医针灸的手法,使药效和热效作用于人体激发人体正气补充人体正能量,加速血液循环,增加代谢,将体内湿寒气快速逼出体外,从而可以调理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妇科疾病。

逯俭主任在《养生堂》节目当中

还为我们介绍了“薏米祛湿”的正确使用方法

服用前需辨清体质,不能盲目使用。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湿气重,中医1个方法教你通通排光!睡眠好了、脾胃通了、皮肤润了

湿气重,中医1个方法教你通通排光!睡眠好了、脾胃通了、皮肤润了

薏米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早在700多年,薏米就被列为宫廷膳食,《神农本草经》称它为上品,认为“久服可以轻身益气”。然而薏米这种食物有些人吃了后却会出现身体怕冷、消化不良、抵抗力下降,甚至会不孕不育。

中医认为薏米性凉,如果是体质偏寒的人长期食用,相当于寒上加寒,会损伤脾阳、肾阳,最终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湿气重,中医1个方法教你通通排光!睡眠好了、脾胃通了、皮肤润了

湿邪进入人体后会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湿热,一种是寒湿。湿热之人可以用生薏米祛湿,而寒湿之人更适宜用炒薏米。炒薏米与生薏米相比,少了一分寒,多了一分温涩,温脾、健脾的功效更为明显。

湿气重,中医1个方法教你通通排光!睡眠好了、脾胃通了、皮肤润了

炒薏米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独炒,还有一种是加入麸皮混着炒。炒薏米适合湿气偏重的寒湿之人,麸炒薏米适合脾虚严重的寒湿之人,二者在食用前最好辨清体质。此外专家告诉我们,薏米最适合打粉后食用,吸收利用率更高。

湿气重,中医1个方法教你通通排光!睡眠好了、脾胃通了、皮肤润了

中医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库。中医药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没有让我们失望,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优势。所以,对于失眠、皮肤、风湿类风湿、脾胃、妇科等难缠疾病问题的患者,一定要有治疗信心!

我们先通过逯俭主任讲解的2个真实案例,来了解一下中医治疗的独特优势。

真实病例1

逯俭主任解析:严重失眠患者病例

雷女士,35 岁,8个月前自然流产后出现咽部异物感,平时情绪急躁,情绪波动大,舌质暗,苔薄黄,有口干、少气懒言、困倦乏力、畏热盗汗、手足心汗出、善太息、排便困难等情况。这段时间出现了睡眠困难,眠浅易醒,多梦,醒来困倦乏力。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雷女士的生活质量,于是找到逯俭主任进行中医药调理

真实病例2

俭主任解析:右下腹酸痛、盆腔积液

何某,女性,30岁,主诉是右下腹酸痛,已经有一年的时间。最早是腰顶部疼痛,疼痛性质是酸胀痛,说明是气滞;同时是游走的串痛的,情志变化以后,症状就会加重,说明是肝气郁结的问题。

病人最主要的问题是气滞,进食肉类以后症状加重,说明脾虚运化不了。盆腔有积液,积液从中医来讲,是以湿或痰为主,主要是因为脾虚。舌体偏大,舌质淡红,舌质嫩,苔是薄白苔,是一个虚相,结合前面的症状,就是脾气不足。

综上所述,病人是气滞导致的腹痛。经朋友介绍,找到逯俭主任进行中药调理。


近期因患者较多,后台粉丝留言无法及时回复。如果大家有相关疾病的问题,可以通过“私信”或点击“了解更多”把问题发送给我。出诊之余,我会第一时间回复大家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湿气   脾胃   中医   皮肤   薏米   阳气   气血   湿疹   夏季   症状   睡眠   患者   主任   人体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