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俗语“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啥意思?癞蛤蟆为啥难躲过?


导读:端午将至,农村俗语“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为什么?

端午俗语“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啥意思?癞蛤蟆为啥难躲过?

端午节在6月14号到来,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端午节是人们举家团圆的日子,在夏粮丰收之后,难得家人团聚,这也是一个庆祝夏粮丰收的一个仪式,端午节有包粽子,吃新麦面,吃包子等等,无不透露出农民在过端午时的喜悦心情。

不过,端午节来临之际,还有一部分在抓一种小动物,这种小动物曾经价格高达1000元以上一斤,让想发财的人们又找到一个路子,但是这种东西只有在端午节期间的价格最高,因为这个时期的质量最好,价格就最好了,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五毒之一的蟾蜍。

端午俗语“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啥意思?癞蛤蟆为啥难躲过?

不是有句俗语这样说吗?“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这里说的癞蛤蟆就是指蟾蜍,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为什么非常不起眼的蟾蜍能卖到2000元/公斤,真是大开眼界。

癞蛤蟆是蟾蜍的俗称,蟾蜍也是被称为端午五毒之一,与蛇、蜈蚣、蝎子、壁虎号称“五毒”,因蟾蜍体内有毒腺,所以蟾蜍能喷出毒液,所以它才能说是五毒之一。蟾蜍我们也知道,体表有很多疙瘩,外表丑陋,并且还很瘆人,所以我们才叫蟾蜍为癞蛤蟆,说明蟾蜍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不好。

端午俗语“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啥意思?癞蛤蟆为啥难躲过?

但是,癞蛤蟆全身都是宝,所以才能卖到这么好的价格,癞蛤蟆之所以全身是宝,主要在于蟾酥和蟾衣是目前非常紧缺的药材,并且只有在端午节毒月毒日的癞蛤蟆所产生的效果最好,所以人们会在端午节,也就是五月初五前抓捕癞蛤蟆来卖钱。

癞蛤蟆的药用在于蟾酥和蟾衣,蟾酥说法可能太专业,其实就是蟾蜍在背部分泌出来的白色浆液,这也就是蟾蜍的毒液,这白色浆液就是蟾酥。而蟾衣就是蟾蜍表层的皮肤,有疙瘩状的,这些就是蟾蜍躲不过五月五的原因,因为蟾蜍能卖个好价钱,人们就会去野外修捕来贴补家用。

端午俗语“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啥意思?癞蛤蟆为啥难躲过?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这里并不是说蟾蜍在农历五月初五之前就自然躲藏起来了,而五月初五恰恰是蟾蜍频繁活动,身体效果最好的时候。人们为了抓捕端午时节的蟾蜍,肯定是剑一个抓一个,不过抓蟾蜍也不是那么好抓的,蟾蜍身体有很多气孔,白天身体气孔蒸发水分,会发干难受,所以蟾蜍是白天躲藏在黑暗阴凉处,保持身体湿润,而晚上天气凉爽就出来活动,或者是下雨天的时候也会出现蟾蜍的身影。

端午俗语“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啥意思?癞蛤蟆为啥难躲过?

不过,蟾蜍虽说有毒,但是蟾蜍也是益虫,以食蚊虫、甲虫、蝇蛆等,我们还是要保护好蟾蜍,美化好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癞蛤蟆   俗语   端午   毒腺   蟾酥   夏粮   浆液   气孔   毒液   蟾蜍   端午节   疙瘩   农历   身体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