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护好此处,吃这两物,疏通全身血管,血栓永不上身

夏天到!护好此处,吃这两物,疏通全身血管,血栓永不上身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明春天结束,夏日由此开始。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加上气候炎热,汗液外泄,易耗伤心气,令人烦躁不安,故立夏养生要注意养心。

立夏护心,疏通全身血管


夏天到!护好此处,吃这两物,疏通全身血管,血栓永不上身


《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在中医文献中对心解释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


心主血脉包括了主血、主脉两方面。


血指血液,脉指脉管,又称经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


心脏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全身脉管中循环无端,周流不息,成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而血液运载的营养物质能供养全身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皮毛以及整个全身都得到营养,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心脏功能正常则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面色红润光泽;若心脏发生病变,则会出现血流不畅,脉管空虚而见面色无华,脉象细弱无力,气血瘀滞,血脉受阻而见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和刺痛,脉象结、代或促、涩。


所以从中医的角度讲,夏天护心,就等于疏通血管!

那要怎么护心呢?


夏天到!护好此处,吃这两物,疏通全身血管,血栓永不上身


平时,在临睡前吃5片丹参片,目的是活血化瘀、护心养心。


早上3克三七、睡前5片丹参。


夏天到!护好此处,吃这两物,疏通全身血管,血栓永不上身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丹参和三七,但是一直没有吃,而且很多朋友也觉得常年吃有点儿麻烦,容易忘。如果是这样,那么夏天这三个月里一定要吃,护心、养阳,这对一年里预防心脑血管病的益处特别大。


血管保健操


夏天到!护好此处,吃这两物,疏通全身血管,血栓永不上身


1

肩部放松

端坐在椅子上,肩膀上提,停5秒;再缓慢放松,一提一松,反复进行,早晚各做5分钟。


这个动作可以活动颈部肌肉,促进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使流动迟缓的血液加速流入大脑,预防脑血管供血不足导致的血栓;


2

踮脚拍打腋窝

双脚分开与胯同宽,左手向后摸右耳朵,右手握空掌拍打左腋窝。踮脚的同时拍打50下;再换另一边再拍打50下。


踮脚可以促进末梢循环,拍打腋窝可以疏通腋下淋巴,有助于身体排出垃圾毒素。


少碰冰水,免伤心脏


夏天到!护好此处,吃这两物,疏通全身血管,血栓永不上身


自从冰箱和空调的出现,人们很容易获得和节气养生相反的东西,夏天喝冰的水和啤酒,吃凉的水果,吹空调等等。这样时间长了,会先伤及脾阳,脾阳虚日久伤及肾阳,形成脾肾阳虚。然而伤阳气只是一方面,诱发心梗可是能很快要命的!


每年夏天都有因为喝了大量冰水、冰啤,或者用冰水洗澡而诱发心梗的新闻报道。追其原因,就是突然的冷刺激不仅仅会造成人体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有时甚至会导致冠状动脉的严重痉挛,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要想解暑,除了冰,其实还有热,多喝碗热汤,以热制热,把汗出透了,更凉快,而且不伤心、还养胃!


运动慢一点,心脏不超载


夏天到!护好此处,吃这两物,疏通全身血管,血栓永不上身


中医认为,夏天应是中老年人“静养”的季节,不宜大量运动。活动强度以不感到疲惫为宜,时间不宜超过 1 小时,以减少心脏负荷,防止心肌缺血发作。


夏季的特点就是高温高湿,这两种情况就直接导致人的代谢增加、耗氧量增加。就算你是安静的坐在那,但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血液循环还是会加快并且身体的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


一些本身就患有疾病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容易发病,特别是一些患有心脑疾病的患者,耗氧量的增加是直接导致疾病发生的第一个原因。


另一方面,很多老年人由于夏季天亮得早,都愿意早起晨练。但据调查,70%~80%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都是在早晨 6~10 时,这段时间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好发时间,因此锻炼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


同时,立夏后人们应养成午睡的习惯。有研究表明,午睡可以预防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多种心脏类疾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百骸   全身   夏天   脉象   腋窝   立夏   丹参   血栓   脉管   冰水   神明   上身   血管   血液   心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