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寻常银屑病的诊断与外用药物治疗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免疫介导的具有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特征的皮肤疾病,表现为局限或广泛分布的鳞屑性红斑或斑块,无传染性,治疗起来非常困难。

轻度寻常银屑病的诊断与外用药物治疗

银屑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无性别差异。少数患者有家族史,多在冬季复发或加重,夏季缓解。西医诊断主要依据皮疹特点(包括皮疹形态、境界和分布等)和病史(包括发病情况、演变及消长规律、伴随症状和治疗反应等),结合既往史和家族史,必要时可借助组织病理和影像学技术(如皮肤镜等)明确诊断。常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点滴状银屑病:起病急,皮疹为0.3~0.5 cm大小丘疹、斑丘疹,色泽潮红,覆以鳞屑,广泛分布;发疹前常有咽喉部链球菌感染病史;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抗链球菌溶血素O升高;经适当治疗,皮疹在数周内消退,少数转为慢性病程。

2.斑块状银屑病是最常见的类型,皮疹基本特点为境界清楚的暗红色斑块或浸润性红斑,上附白色、银白色鳞屑;查体见 “蜡滴现象”、“薄膜现象”、“点状出血现象”和“束状发”等;皮疹好发于头皮、背部和四肢伸侧;伴或不伴瘙痒;进行期可有同形反应;皮损反复发作,多数冬重夏轻。还有以下特点:

(1)蜡滴现象:刮除最上层银白色鱗屑,可观察到鳞屑成层状的特点,就想在刮蜡滴一样;(2)薄膜现象:刮去银白色鳞屑可见淡红色发光半透明薄膜;(3)点状出血现象:剥去薄膜可见点状出血,真皮乳头顶部迂曲的毛细血管被刮破所致;(2)束状发:头皮毛发成束状,类似毛笔。

轻度寻常银屑病的诊断与外用药物治疗

银屑病的分期:

1.进行期:旧皮损无消退,新皮损不断出现,皮损炎症明显,周围可有红晕,鳞屑较厚,有“同形反应”;

2.静止期:皮损稳定,无新发皮损,炎症较轻,鳞屑较多;

3.退行期:皮皮损缩小或变平,炎症基本消退,遗留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

银屑病的严重程度分类:

1.轻度:皮损面积<3%体表面积,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小,基本无需治疗;

2.中度:皮损累计3%-10%,影响生活,患者期望能改善生活质量;

3.重度:皮损面积>10%,极大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银屑病的外用药物治疗,常用于轻度银屑病患者。优点是药物直接作用于皮损,起效快,使用方便,全身不良反应少。缺点是长期使用可出现局部不良反应,皮损泛发者使用不便,患者依从性差异较大。常用外用药物包括润肤剂、保湿剂、维生素D3衍生物、维A酸类、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抗人白细胞介素8单克隆抗体和焦油制剂等

1.复方制剂可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便于患者使用,常用的如复方卡泊三醇(卡泊三醇+倍他米松)。

2.复方丙酸氯倍他索(维A酸+丙酸氯倍他索);

3.复方他扎罗汀(他扎罗汀+倍他米松)。

轻度寻常银屑病的诊断与外用药物治疗

皮肤屏障功能不全与银屑病的复发有密切相关,因此保护皮肤屏障在预防银屑病复发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坚持外用含神经酰胺/类神经酰胺的保湿剂能降低银屑病复发率和减轻复发时的严重程度。也是治疗银屑病的一种重要辅助措施。

关注天天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谢谢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银屑病   鳞屑   丙酸   丘疹   皮疹   链球菌   白细胞   病史   复方   银白色   炎症   薄膜   寻常   患者   皮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