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人参都治气虚 体弱,为何“断气”时,只能用人参不用黄芪?

黄芪和人参都是补气的经典药,都能用于气虚乏力、身体羸弱,从功效和性味上来看,两味药好像也差不多。

黄芪:微温,能补气升阳,生津养血,利水消肿,行滞通痹;

人参:微温,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复脉固脱,安神益智。

黄芪 人参都治气虚 体弱,为何“断气”时,只能用人参不用黄芪?

虽然看起来好像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但是在临床应用上,两味药可迥然不同,从记载的古方来看就能看出区别:人参入方51次,其中在《伤寒杂病论》中出现22次,在《金匮要略》中出现29次;而黄芪,仅仅只在《金匮要略》中出现过8次。

最关键的,在危机紧要的关头,如“气脱亡阳”、“气阴两虚”、“腹中虚寒”等时候,只能用人参,而不能用黄芪,这是为什么呢?

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得回到《神农本草经》中最原始的关于两种药的记载。

黄芪 人参都治气虚 体弱,为何“断气”时,只能用人参不用黄芪?

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定魂魄,除邪气,明目,益智,开心。

黄芪:主治痈疽,大风癞疾,久败疮排脓止痛,鼠瘘,五痔,补虚,小儿百病。

仔细琢磨,你会发现,人参和黄芪,一个走“里”,一个走“表”。其中,人参的药力往“里”走,能固五脏之气,而黄芪走“表”,向肌表走,因而能治痈排脓。

更好的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还可以这样解释:

人参,向内走,可守胃气,补胃气,生津,使气得到很好的存储,避免气的消耗,最终达到益气的目的;

黄芪 人参都治气虚 体弱,为何“断气”时,只能用人参不用黄芪?

黄芪,引导胃气向外走,以补肺气及皮部卫气,加强宣散作用,又因肺有主气、宣发、肃降、通调水道的作用,故又能利水。

人参“固本”,黄芪“实表”,这就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危急时刻不能用黄芪的原因。

黄芪虽能补虚补气,但也有一定的“宣散”作用,若在“气脱”,气不足的危急关头使用,只会导致“气散”的情况更加严重,最终导致病情的恶化。

#黄芪##人参##中医##健康科普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黄芪   人参   本草   痈疽   金匮要略   古方   目的   药力   补气   生津   危急   关头   养血   区别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