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随儿女进城享福,却总想着回农村,什么原因

前言:农村青年在城市定居生活的越来越多,有一部分人为了方便照顾上了年纪的父母,选择把父母从农村接到城市去一起生活,城市生活的方便和快捷是农村所不具备的,按理来说农村的父母跟随儿女进城生活应该能提升生活质量,但许多农村父母总想着农村老家的“一亩三分地”。

农民随儿女进城享福,却总想着回农村,什么原因


农民随儿女进城享福,却总想着回农村,什么原因?

对于当父母的农民来说,儿女能在城市拥有一席之地,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在没有跟随儿女去到城市生活以前,肯定也是对城市生活有所憧憬的,但事实上许多农村父母在跟随儿女进城之后,反倒是对原来的农村生活心心念念,归根结底是有现实原因的。

第一个原因:城市生活带来的孤独。

进城前的农民,虽然住的是独门独院的自建房,但在农村生活最大的好处就是左邻右舍之间的相互往来十分密切,生活过得即使清贫但却胜在充实;跟随儿女进城的农民,因为儿女有自己的工作要去做,大部分的时间里都不能陪伴父母,即使城市有许多可以散心交流的公园,但作为庄稼人的农民很难融入城市老人的群体,所以城市生活带来的孤独无处排解。

农民随儿女进城享福,却总想着回农村,什么原因


第二个原因:生活成本过高,心疼儿女的不易。

进城前的农民,即使儿女在城市已经扎根,但是仍然想着能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此就不会给儿女在经济上增添麻烦,自食其力;跟随儿女进城的农民,直观地参与到儿女在城市中的生活,才发现城市的物价比农村要高许多,而且几乎没有不花钱的地方,当父母的农民就会觉得自己增加了儿女的生活成本,心疼儿女的父母就想回农村生活。

农民随儿女进城享福,却总想着回农村,什么原因


第三个原因:水土不服。

进城前的农民,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早已养成了与农村息息相关的生活习惯;跟随儿女进城的农民,长时间很难适应城市中的生活习惯,比如习惯了旱厕的农民学不会蹲马桶,家乡苍蝇馆子的美食吃不到了,城市的气候环境等让身体觉得不适,从饮食起居到衣食住行等都多有不适,只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不服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

农民随儿女进城享福,却总想着回农村,什么原因


第四个原因:儿女有其独立的生活,最怕老来嫌。

虽然儿女愿意带着父母从农村去到城市生活,但毕竟儿女有自己独立的生活,比如对于单身的儿女来说,需要处对象也有自己的交际,当父母的会觉得不方便;对于成家的儿女来说,要照顾到儿媳(女婿)的态度,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对私密性的空间非常看重。所以对于农民来说,生怕自己活成老来嫌的样子,倒不如适当与儿女保持距离,距离产生美。

农民随儿女进城享福,却总想着回农村,什么原因


第五个原因:草木知秋,落叶归根。

对于上了年纪的农民来说,始终觉得待在自己的家才是内心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儿孙自有儿孙福,能够在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农村家乡一天天老去,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并不是说父母跟着儿女进城就不幸福,只是传统观念里,农村人对于落叶归根看的是非常重要的,家里的一草一木、家乡的人和事等都是难以割舍的牵挂,自然总是惦记着农村的日子。

农民随儿女进城享福,却总想着回农村,什么原因


结束语:对于选择进城定居生活的农村青年来说,把父母从农村接到城市去生活的出发点是好的,的确是行孝的一种体现,但本质上还是要与农村的父母及时沟通,要遵照老人的意愿安排之后的生活,如果父母始终觉得农村生活更好一些,当儿女的就要适当考虑老人的意见,毕竟孝顺的前提是让老人觉得生活有幸福感,说白了人老了,怎么开心怎么来,你觉得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儿女   独门独院   农民   原因   农村   水土不服   落叶归根   儿孙   城市生活   不适   心疼   家乡   老人   父母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