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消融术可逆转原醛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是由于肾上腺皮质病变导致醛固酮分泌过多,进而导致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受抑制所导致的综合症,可引起难治性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损害。

以往针对原醛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主要给予螺内酯,或肾上腺切除术等。在过去十年里,出现了射频消融和动脉栓塞等方法。

近日,Circulation杂志以Research Letter的形式发表了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祝之明教授团队的随机对照研究。

研究发现,对于不愿意接受手术或接受螺内酯的原醛患者,经导管肾上腺消融术治疗安全有效。

数据显示,肾上腺消融术和药物治疗均可降低血压,肾上腺消融术也可显著减少药物剂量,降低血浆醛固酮浓度。

研究者建议单侧肾上腺醛固酮分泌增多的患者应进行单侧消融治疗。

研究中,在肾上腺消融术治疗的患者中,81%的患者实现了高血压的完全/部分缓解和生化改善。

肾上腺消融术无严重的手术相关并发症。而在接受螺内酯治疗的患者中,血浆醛固酮水平并未下降,不良反应也很常见。

研究者在3562例高血压患者中筛查,其中324例(9%)被诊断为原醛。

在324例患者中有5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随机分配接受经导管肾上腺消融术(消融组)或螺内酯(每天20~60 mg)治疗。

从第1个月到第6个月期间,两组患者如果诊室血压超过140/90 mm ,在初始治疗依次添加氨氯地平(5~10 mg/d)和特拉唑嗪(2~6 mg/d)。

治疗1个月后,消融组的诊室收缩压下降幅度较药物组下降18 mmHg。

在6个月末,两组的门诊血压和24小时平均血压比基线均显著下降,两组间降幅无差异。同时,消融组的日剂量明显减少。

研究发现,肾上腺消融可显著降低血浆醛固酮浓度。随访期间,消融组有9例(34.6%)出现肾素抑制,药物组有15例(60%)出现肾素抑制。

经消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消融组中有7例(26.9%)血压完全缓解,14例(53.9%)部分缓解。

在生化方面,15例(57.7%)患者达到完全缓解,6例(23.1%)患者达到部分缓解。

来源: Zhigang Zhao, et al. Catheter-Based Adrenal Ablation Remits Primary Aldosteronism: A Randomized Medication-Controlled Trial. Circulation. 2021, 144(7):580-58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肾上腺   收缩压   地平   内酯   血浆   导管   诊室   剂量   研究者   浓度   生化   血压   抑制   药物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