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马铃薯产业集群发展引领者——侯志臣

  中国薯网“薯界名人”观察系列专访

  他们是挑起中国马铃薯产业的一股中坚力量,他们心怀产业梦,不断探索,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他们以产业发展为根本,不计个人得失;他们,推动了中国马铃薯产业进程的快速发展,他们就是当之无愧的薯界名人!

张北马铃薯产业集群发展引领者——侯志臣

  当大多数企业家或个体在思考自己的企业和自身如何发展时,他站出来,凝聚大家的力量,倡导抱团发展;当不少马铃薯农场主为了销路愁眉不展时,他在思考如何从根本上帮助一个地区提高单产,拓宽销路,增加收入;他是张北乃至全国其他马铃薯产区薯企、合作社、种植户、农资人心中的军师,也是笔者心中无所不知的百科哥。

  与百科哥相识于2014年初,那时百科哥还是燕北薯业常务副总,彼时,他已成立了张北县马铃薯产业协会三年有余,创建了盛源薯业。此次有幸作为中国薯网一名特约撰稿人,再次来到坝上第一县张北,切实感受了百科哥为了张北地区马铃薯产业奉献的拳拳之心。

  投身马铃薯近三十载,从育种栽培到销售管理,他从未有一天离开过马铃薯,没给自己放过一天假。我问他,从不休息一直奋战在土豆行业,难道不累吗?他说,土豆早已融进生命,一天不能缺少,怎会觉得累。

  心系张北:集合力量打造地区马铃薯产业新模式

  早在2003年,侯志臣给辛普劳供应马铃薯时,看到国内马铃薯市场仍是单打独斗发展存在的局限性,就萌生了想要联合大家创建一个组织的心愿。随着产业进程不断发展,历经十年的学习总结,张北马铃薯产业协会终于在2014年4月正式注册成立。

  成立之前,侯志臣就为协会规划了清晰明确的发展思路。协会立足于张北,一定要从有利于地区马铃薯产业及协会成员发展的角度展开工作,积极调动张北地区有资质,具备主体规模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加入协会,凝聚起来共同为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做贡献。

  在侯志臣看来,集合一部分先驱力量,进而影响带动整个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才是确保张北地区马铃薯产业可持续良性发展的必经之路。

  张北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是马铃薯种薯、食用鲜薯和加工原料薯最理想的生产基地。近年来,张北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产量约50万吨,仓储量近60万吨,已发展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和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来源。马铃薯种薯繁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较弱、种薯繁育水平仍有提升空间、市场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

  为了改变地区产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张北马铃薯产业协会要将种植大户、经纪人、专业合作组织与种薯企业、加工企业、贮藏企业紧密联合起来,在订单生产、品牌创建、产品销售、企业融资等方面建立交流平台,实现地区资源、技术、信息共享,为马铃薯产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抓好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建设,促进其完善功能、规范运行,构建起以利益为纽带、链接农户与龙头企业的桥梁。

  他提出打造三个集散地发展张北马铃薯产业的构想,打造马铃薯品质种薯集散地;马铃薯仓储、交易、加工、物流集散地;马铃薯产业创新模式集散地。

  侯志臣认为,虽说张家口种薯繁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市场上还是存在种薯质量低,脱毒种薯使用率低的情况,打造马铃薯品质种薯集散地,就是要鼓励更多当地及周边品质有保障的种薯企业发挥市场调节及影响力,让安全放心的好种子在当地市场形成常态化交易,不断影响带动当地及周边马铃薯种植经营者使用,从而提高产量,降低种植风险,通过集散地监管机制逐渐让种子乱象没有生存空间。

  为了确保地区种子质量安全保障,下一步,他计划在协会成立种薯质量检测机构。

  近年来,马铃薯外运量不断增加,商品化比例加大,但马铃薯交易还处在起步阶段,流通、销售、渠道狭窄,市场发育不完善,体系不健全,马铃薯产储销一体化格局尚未形成,马铃薯资源优势难以发挥。随着张北马铃薯产业的不断融合发展,通过协会力量将快速推动马铃薯仓储、交易、加工、物流集散地的发展,进而通过集散地带动当地乃至周边地区薯企薯农就近实现种薯、商品薯交易,促进马铃薯规范化种植,进一步满足当地及周边加工生产需求。

  说到马铃薯创新模式集散地,百科哥眼里兴奋的小光束闪闪跳动。他对我说,创新模式集散地形成后,将会给张北乃至周边马铃薯产业带来最温暖的春天。

  创新前提一定是区别于传统的单打独斗自扫门前雪的产业模式,在这个产业链上的企业及个体,都要融合凝聚起来,进而把规范化、集群化培育起来的市场对外开放。借助协会力量,为马铃薯生产经营者提供包括种植贷在内的各类农业保险,确保其生产交易顺利,促使更多有能力的企业或者研发者,有更多新产品研发的空间,结合新的技术手段,要在张北建立马铃薯价格指数中心,还要建设一系列与产品相配套的服务项目,逐渐在张北开创新型的马铃薯农场管理模式,并建立可追溯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

  百科哥是地地道道的张北人,在他身上,践行着一个张北人对家乡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使命。

张北马铃薯产业集群发展引领者——侯志臣

  产业思考:观当下展未来

  多年前,马铃薯产业中不少专家学者以及生产经营者就意识到一个问题——种薯质量关乎产业未来,马铃薯品质的好坏和产量高低关键在于种薯。

  据调查分析,现阶段我国马铃薯脱毒种薯普及率仍然很低,仅为15%~2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优质脱毒种薯生产投入成本较大导致供应价格较高,未脱毒种子以次充好扰乱市场,大多薯农采用传统的引种、换种的做法,对种薯质量认识不到位。即便是在种薯市场地位全国领先的张家口地区,脱毒种薯应用率仅占到一半。

  完整的种薯生产体系包括脱毒和组织培养快繁、微型薯快繁、田间种薯扩繁、质量检测和分级,涉及行政管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专业合作社等多个系统。

  侯志臣说,应用马铃薯脱毒种薯不仅可保证其产品质量,还可使产量提高30%~50%。要想改变种薯市场现状,需要马铃薯种薯产业标准化、法制化、市场化运作管理。随着马铃薯生产及其加工业的发展,对合格种薯的需求将会变大,脱毒种薯生产规模也将不断扩大,技术要求日趋复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不严都可能导致种薯质量不合格。通过实施种薯标准化,生产、经营、监管的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实现全程质量控制,为市场提供合格种薯,才能促使我国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尽快走上标准化的轨道。

  当前国内种薯市场依旧是国外种薯占比较高,国内也有部分好的种子涌现市场,比如中薯系列、冀张薯系列、陇薯、青薯系列等,但是总体来说,新产品研发还很薄弱, 将马铃薯种薯新品种的选育目标与市场需求密切结合,育种目标围绕着加工、消费和环境污染对品种的要求而确立,育成多种多样、符合区域环境要求的品种,科研和商品生产密切结合,科研服务生产,生产满足市场,市场推动科研,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这样才能确保更多新的好的种子流向市场。

  而对于中国马铃薯新产品的研发,不仅要从马铃薯源头的种子入手,还应考虑到消费群体的特殊需求。通过初加工,将马铃薯清洗、切丝或块、条,为消费者提供便利;通过精加工,推出符合国内不同区域消费者饮食习惯的马铃薯主食产品,实现马铃薯的主食消费;通过深加工,提取马铃薯营养物质制成营养保健食品或药品,促进多用途产业开发,提升马铃薯的营养健康消费水平,进而推动国内马铃薯人均消费量。

  在百科哥脑中、心中装了太多关于产业的思考。我想,就是聊三天三夜,写几百页,不过是沧海一粟。一个在马铃薯产业奋斗近30年的张北人,一个产业协会的带头人,一个薯业公司领导者,面对我时,说最多的是张北马铃薯产业集群化发展,忧心的是产业存在的问题,而自己的公司成了那个小小的“我”。他说,盛源薯业就是要为客户生产优质放心的种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张北   张北县   马铃薯   集散地   中国   种子   百科   力量   加工   质量   协会   产业   地区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