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月经,怎么配药用好益母草

调月经,怎么配药用好益母草

妇科用益母草非常多,根、茎、花、实都可入药,本文就是介绍益母草不同部位的药用心得,用法用量都说清楚了,临床切实际,故而分享给大家。

益母草的临床应用

益母草味辛微苦、性微寒;开白花的入气分,开紫花的入血分。主治月经不调、胎产、一切气分血分之疾。果实名茺蔚子,辛甘微寒、无毒。能明目益精,除水气,为行血有力之药;疗血热头痛、心烦、血滞目病等。若瞳子散大,血不养睛者禁用。

益母草的根、茎、花、实、叶皆入药,可单用也可合用。若治血分风热,明目益精,调经,用茺蔚子为良;若治肿毒,消水,疮疡,胎产,宜根、茎、花、叶并用。因根、茎、花、叶专于利水行血,而行中有补也。

月经不调属血虚者,证见月经提前,经量或多或少,经来小腹滞痛,头晕目眩,睡眠梦多,手足心热,舌质偏红,苔少乏津,脉弦细或细弱等。用益母草配当归、白芍(当归12克,白芍12克、益母草30克),若经期腹痛加制香附12克,陈艾叶6克,胃纳差加鸡矢藤30克,口干苦加柴胡12克,黄芩9克。

月经不调属气虚者,证见月经衍期,倦怠乏力,纳差量少,大便溏稀,舌淡苔白滑,脉微弱。用益母草配党参、干姜(党参12克,干姜9克,益母草30克)若胃纳差加炒麦芽30克,或鸡矢藤30克;经期腹痛加制香附12克,泽兰叶12克。

月经不调属气血两虚者,证见头晕目眩,颜面苍白,睡眠差,胃纳欠佳,四肢倦怠,舌淡苔腻,脉微细。用益母草配黄芪、当归、鸡矢藤(黄芪30克,当归12克,鸡矢藤30克,益母草30克)。

益母草还可治肝经风热瘀滞之高血压病,证见头昏痛,失眠,舌紫或有瘀点,脉弦涩等症,用茺蔚子15克,川芎12克,菊花24克,钩藤12克,夏枯草30克,夜交藤30克水轻煎。

湿热发疹,或上或下、或全身,疹如米粒大、或成片状,色红,流黄水,奇痒异常,用益母草(全草)30克,苦参10克,夏枯草30克,律草30克,水煎服3~5剂;外用益母草(全草)30克,苦参60克,百部30克,蛇床子30克,牛耳大黄30克,水煎薰洗湿疹,每剂可煎2~3次,日熏洗二次,连续熏洗一周左右。若严冬用熏洗法须防感冒。

益母草膏主治新产后恶露不尽,小腹疼痛,每次一汤匙,开水冲服,每日3~4次。

又治月经量多,或经期腰腹滞痛。可常服益母草膏,每日早晚各服一汤匙,开水调下,1~2个月为1个疗程。

妇女带下微黄粘稠,偏于湿热者,可服益母草膏,每天早晚各一汤匙,开水冲服,连服一月为1个疗程。若有效而病未愈者,可再服1个疗程。

益母草膏制法:用鲜益母草(全草)10斤,洗净切碎,清水适量浓煎三次,去渣取汁浓缩,加入红糖二斤,煎如饴状,用磁缸或玻璃瓶装好备用。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请关注公众号 药之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益母草   月经   夏枯草   干姜   苦参   白芍   党参   黄芪   月经不调   头晕目眩   当归   汤匙   疗程   开水   经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