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年轻人便血背后隐藏的真相

一位25岁的年轻人!

出现间断性大便带血症状

到院后问诊得知

父亲及小叔均死于消化道肿瘤

强烈建议做一下胃肠镜检查

肠镜结果显示:肠道内有很多大小不等的息肉

诊断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在这里温馨提醒大家: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几乎100%会恶化为大肠癌!如果有家族史,成年之后一定要做胃肠镜检查,并且遵医嘱定期复查!

什么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好发于青年,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便血、腹泻、有时可能有腹痛、粘液便,甚或是贫血、体重减轻等,早期往往症状极轻不易发觉,症状明显时常常已经发生癌变。

一般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肠道息肉的时间平均约10年,而出现症状后到腺瘤性息肉恶变平均需15年左右,一般好发于青年,15岁~25岁青春期开始出现临床症状,30岁左右最明显。故一般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40-45岁恶变率最高,恶变后易转移,术后5年生存率低。因此,建议有家族史者成年后应做一次胃肠镜检查!且发现息肉尽早治疗,若治疗不及时,中年以后几乎100%的病例会发展为癌(胃癌或结直肠癌)!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一般数目极多,在100个以上,多者甚至多达上千,而且病变前病程长短不一,平均为10年左右!但是也不意味着无法预防,只要做好检查、治疗、复查!能杜绝大部分的癌变!胃肠镜是诊断消化道息肉及早癌的“金标准”权威调查结果显示:进行肠镜监测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患者,肠癌发生率为3%~10%,未行肠镜检测的患者,其大肠癌的发生率为50%~70%。

除腺瘤性息肉外,直径较大的息肉也有尽早切除,尤其是超过1.5cm的息肉,一定要及时切除,因为越大的息肉恶变的几率越高!此外,家族性多发息肉,出现肠癌的风险高于正常人,也要定期查胃肠镜!最后要跟大家说的是:无论有无症状,35岁后一定要做一次胃肠镜,发现息肉,就要断然切掉;并按照医嘱定期复查,远离肠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间断性   生存率   腺瘤   性腺   医嘱   息肉   肠癌   消化道   胃肠   症状   患者   真相   平均   年轻人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