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前,聂荣臻看了天安门上的主席像后说:风纪扣还是扣着好

1949年的开国大典,热闹欢呼的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兴奋激动的人们纷纷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而欢聚,而因为天安门城楼上的伟人们距离太远,很难看清毛主席的伟岸英姿,于是挂在人们面前那种毛主席画像,更成为了那一天人们记忆定格中,永远难忘的画面。

而站在天安门东侧的一对年轻的夫妇,眼里紧紧地看着天安门城楼上那张巨幅毛主席画像,听着周围人叽叽喳喳的议论,纷纷夸赞这张巨像的威严,心里那块大石头终于放了下来。这对新婚夫妇就是周令钊和陈若菊

作为新中国开国大典毛主席画像的执笔者,那时候他才刚满30岁。

开国大典前,聂荣臻看了天安门上的主席像后说:风纪扣还是扣着好

究竟选择哪张毛主席画像?

1949年9月,开国大典紧张的筹备着,但年轻的中央美院讲师,却接到了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为开国大典,画一幅毛主席画像,而这张画像参考的模板,正是当年毛主席在延安头戴八角帽,身穿军装的照片。

时间非常紧迫,距离通知和开国大典,只有一个月时间,这其中还不包括几次改版和交稿,到最后的定稿和作画,留给他的时间只有短短两个星期。

这是周令钊第二次接到命令,画毛主席画像。第一次是在3月,北平和平解放。就连周令钊自己都在怀疑一件事,为何是他?新中国建立前后,可不止他一个优秀的画家,第一位为毛主席画像的董希文先生,要说当时的名气和作品,都要比周令钊更出名。

但周令钊在新中国毛主席的画像、人民币印刷的毛主席画像和新中国邮票和国徽的设计上,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笑着说:大概是用我顺手了些,一定会好好完成它。

开国大典前,聂荣臻看了天安门上的主席像后说:风纪扣还是扣着好

周令钊

在他的记忆中,一直忘不了解放军进城的那一刻,人民欢呼激动的心情,还有车头悬挂的那一副毛主席画像。

1948年北平解放,这是值得每一个市民庆贺的事件,也是这一次聚会,将毛主席画像第一次挂在了天安门城楼上。当时解放战争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渡江战役触发在即,但为了和平,国共在最后的总决战之前,在六国饭店进行最后的谈判。

那时候周令钊接到的任务,正是为4月1日的谈判会场,做一副画像。中央美院接到这一任务,就派周令钊和美院第一班前往布置。由周总理负责总指挥,对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在主席坐的位置,画一幅毛主席画像。

开国大典前,聂荣臻看了天安门上的主席像后说:风纪扣还是扣着好

这时候要面向的是对面的国民党,主席像既不能给他们压迫感,也要不失庄重,特别要把毛主席笑的那种感觉表现出来,于是就选择了背景为大红色,黑白底。

因为开会的地方灯光没有这么亮,用这种颜色,显得亮堂。这幅画像得到了全场布置人员的一致赞同,而且毛主席本人对他这幅画像也十分满意。

这时候周令钊心里也算是有底了,毕竟青年画师虽然以前画过这种题材,画毛主席的大画像还是第一次,因此毛主席的肯定,让他终于心里的石头放下来。

可没想到十月份的开国大典又找到了他,这一次的任务,比上次更难,不光要在全世界人的面前,展现出毛主席最好的状态,还要面临着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作画的困难。

开国大典前,聂荣臻看了天安门上的主席像后说:风纪扣还是扣着好

这一次跟以往都不同,周令钊终于不是在照片上见到毛主席,而是能近距离见到伟人,着实有些激动。当时,刚刚解放的北平,沉浸在解放在喜悦中,而且不久就迎来了开国大典,于是他在受邀之下,去看了苏联的马戏团表演。

毛主席也来了,他坐在前几排的观众席位上,但他是从后走向前的,让周令钊终于第一次亲眼看到毛主席,在他后来的回忆中,这是他这辈子最清楚的记忆,那时候的毛主席很亲切、很随和,眼睛弯弯的,永远是一副谦和的态度。

接到画像任务之后,他开始大量搜集毛主席的照片,在无数张照片中,他挑选了最欣赏的一张作为摹本,他清晰地记着,当时并没有指定用那张当摹本,可他就是相中了这张头戴八角帽的。

开国大典前,聂荣臻看了天安门上的主席像后说:风纪扣还是扣着好

毛主席的表情是笑笑的,衣领是敞开的,八角帽能让人一看就立刻想到长征、想到延安,毛主席的这个风度完全能够显现出来。

不过在后来很多文献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在9月初,典礼中的毛主席画像,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而周总理也十分上心,前后请摄影师到丰泽园,为毛主席拍摄正面肖像,可是因为主席不喜欢这种摆拍出来的照片,十分不自然。

可开国大典指挥部已经确定,这种周总理、朱老总,包括工作人员在内的所有人,都在寻找合适照片,但都不是特别理想,总感觉差点意思。于是在有一天,毛主席翻开抽屉,看到了一张他与朱瑞的合影。

开国大典前,聂荣臻看了天安门上的主席像后说:风纪扣还是扣着好

朱瑞

这张合影是他离开延安前往东北的时候,被摄影记者随意抓拍的,但没想到这会成为他与朱瑞最后一次见面。在解放战争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前夜,朱瑞将军却不幸倒在了前往新中国的路上,成为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牺牲的最高将领。

看着这张照片,毛主席有些泪眼婆娑,回忆在即,觉得这张照片正适合。于是将这张照片交到了工作人员手中,而恰巧周令钊就喜欢这张照片中毛主席的肆意洒脱。

开国大典前,聂荣臻看了天安门上的主席像后说:风纪扣还是扣着好

聂荣臻:把风纪扣扣起来

照片确定之后,紧张的创作工作开始有序进行,这时候距离开国大典只有20天的时间了。可天安门城楼画像的原画确定为高6.4米,宽5米的尺寸,既得打稿又要保证不出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那时候既没有直升机,又没有的工程梯等现代设备,如何保证这样一副画挂在城楼上,于是周令钊开始打一副小稿,和一幅一比一还原的大稿,才开始与夫人陈若菊进行刻画。

可首要问题是,画要画在哪里?用什么画?传统的画布能经受得住风吹日晒吗?

于是他开始寻找方法,就想起战争年代的大壁画,都是用采用的商铺设计广告牌的经验,他们用的是铁皮材料,这样既可以长期保存,也又便于上色,于是就将马口铁皮钉在结实的木框上代替画布,用油画颜料直接画。

开国大典前,聂荣臻看了天安门上的主席像后说:风纪扣还是扣着好

还有画面定格问题,面对这幅长宽超过5米的画像,如何打稿?如何进行创作?

这时候他又开始想办法。将这幅画分为若干个小格子,在初稿的基础上,每个小格子上的应该画什么,全部固定好,再分配到每个人,每人参照自己格子的内容,将照片中的内容,画到大图上。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他们的配合不默契,又或者是哪个格子有偏差,都会导致整部画作从头开始。作为第一次没经验的年轻人来说。可想而知当时的压力。

作画的时候,用临时搭建了一个三层的脚手架,周世钊就这样高空作业,可以说就是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这幅不平凡的画像。

为了更加精确,周令钊又想到裁缝铺做衣服的手艺,先在布上画线,再裁剪。他是画线固定格子和内容,再用油画颜料上色,这样可以减少失误。

就这样工作开始了,夫妇二人每天废寝忘食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创作,生怕哪里出错功亏于溃。20多天的时间里,天安门城楼上,永远有两个身影,从太阳升起到太阳落下,孜孜不倦。终于在开国大典前夜,完成了这幅画作。

9月30日聂荣臻将军前来视察,看到城楼上这幅画像,大赞周世钊,但却提出了很致命的建议:“画的不错,神情也很好,但明天是新中国成立的大日子,应该严肃一些,主席的风纪扣还是要扣好,这样才能搭配开开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前,聂荣臻看了天安门上的主席像后说:风纪扣还是扣着好

聂荣臻

于是他们赶紧更改,将毛主席的领口风纪扣改成扣紧的样子,与原画有些出入。

此时已经月明星稀,华灯初上。两人终于能好好睡个觉了,可没想到才坐定十多分钟,急促的脚步声来了,进门的却是布置的负责人,他赶紧向周令钊说明,刚刚周总理在视察开国大典准备工作的时候,专门对城楼前的毛主席画像提出:不应加最后一行字。

天安门广场太大,字在衣服上太小,远处看不清楚,近处又不协调,破坏了整个画面的协调性。

话音未落,二人连热乎饭都没吃,直奔广场,周令钊重新踩着脚手架,将字一点点地遮盖,直到最后看不出痕迹。此时东方已经鱼肚翻白,黑暗终于过去,迎来了将是一个一个崭新的新中国。到这里,想必周令钊的心里顿时自豪感油然而生。

10月1日下午三点,听着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今天成立了”。周令钊看着站在城楼画像上的领导人,终于放下心来,心里由衷的高兴。

开国大典前,聂荣臻看了天安门上的主席像后说:风纪扣还是扣着好

主席像,是天安门城楼的灵魂

天安门仿佛已经成为了北京的象征,也成为了我们每个中国人,毕生都想去看看的地方,而主席像,就是它的灵魂,挂在那里人们的心就在这里,他是我们曾经旧社会带领我们走向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是独属于我们中国人最独特的象征。

从1966年开始,为了迎接国庆,每年的天安门城楼上,都会更换一幅新的毛主席画像,这个惯例已经持续了54年的历史了。可见毛主席在国人心中的地位。而且前后也历经了好几次形象设计与画师改稿。

《百年天安门》中,描述了自建国以来天安门事务的一切巨细。从1949年董存文的第一版,到1967年第八版,才最终将毛主席画像确立为今天人们看到的模样。

而且时间与今天确立的也并不相同,1949年到1966年时间内,是每到重大节假日才会悬挂十天时间,到1966年中央才决定,将主席像变成了天安门城楼必须要有的,天天悬挂,而且每逢国庆节都要换新,固定到今天未变。

开国大典前,聂荣臻看了天安门上的主席像后说:风纪扣还是扣着好

如果你去过天安门,可以观摩一下主席像,你能感觉到你走到那个角度,都觉得主席在注视着你。这其实是大有说法的。

这一版定稿是北京市美术公司王国栋,为了借鉴前面主席像的经验,在这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王国栋带着他的徒弟们,开始潜心研究,从主席的神态、发质、肤质、表情神态等各个方面分析。

在创作中,王国栋曾说,他特别注意到主席的眼神,既要保证主席像的庄严和蔼的一面,又结合了现代油画的手法,使得毛主席的眼神能覆盖到多个方向,这大概就是让主席看到每个人民的精神面貌,这盛世如您所愿。

这张画像同时也是亚洲最最大的手工制画,至今依旧坚持。颜料也是王国栋亲自与天津、上海等美术颜料厂专门联系的,加入了一样“中国银珠”的特殊材质,让主席画像能在天安门城楼上尽量减少褪色。

可以说,每一代画师,都在倾尽全部精力,只为能展现出伟人的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风纪扣   天安门城楼   解放战争   天安门广场   北平   天安门   天安   延安   主席   画师   城楼   画像   门上   颜料   新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