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趁“热”敷记者釆访录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三伏贴”是根据“冬病夏治”的理论,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在“三伏天”将中药膏敷贴在特定穴位上,通过透皮治疗,对秋冬易发作疾病的一种特殊的、逆常规的治疗方式。

本报记者 王芳

向阳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鲁斌说,“伏天”是一年内最炎热的一段时间,此时人体阳气盛,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最适合贴敷“三伏贴”,顾护阳气。“三伏贴”使用一些辛温的中药材,如姜、芥子、甘遂、麝香等。针对不同的疾病,辨证组方,将所选的中药材加工制成药膏。然后在相应的时间,选择适当的处方穴位,将膏药敷贴于穴位上,达到通经、通络、温阳散寒、调治疾病的目地。

“三伏贴”适合哪些疾病?

一、呼吸系统疾病: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在寒冷季节易发或加重的病症。

二、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虚寒腹痛、腹泻、吃凉食后胃部不适或腹痛与腹泻等。

三、妇科疾病:下焦虚寒、痛经,气虚寒凝的月经不调、带下量多等。

四、风湿痹症:关节痛、关节炎、颈腰椎病、肩周炎,风寒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伏天是一个不应放过的最佳治疗时机。鲁主任说,冬季因为气温偏低,这类病特别容易复发。冬季的治疗以治标为主,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因。在夏季,由于影响其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通常比较轻,有足够的时间扶正固本,以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达到痊愈的目的。

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和四肢疼痛的人,阳气不足而引起痛经、手脚冰凉、易感冒的人以及处于亚健康状态且有调理需求的人,可通过中医师诊断、辨证配穴、系统贴敷“三伏贴”治疗,减轻症状、减少发病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鲁主任说,“三伏贴”是有适应症的,需要医生辨证施治,避免千人一方。有一些情况不适应贴敷治疗,如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处于发作期的患者,感冒发烧、患有恶性肿瘤、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急性发热期的患者以及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的患者。

针对不正规医疗机构开展“三伏贴”贴敷治疗和患者自行网购“三伏贴”的现象,鲁主任说,贴“三伏贴”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用穴如用兵,正规医疗机构的中医师不但要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穴位配伍,在后续的贴敷过程中,还要辨证调整穴位和时间,仅凭看几本指导书的非专业人员无法正确选穴。另外,正规医院的药物来源有保证,对于药物把控有多年经验积累,这些关键因素均是保证疗效的前提,非法医疗机构则难以做到。

贴敷“三伏贴”后,会有微微发热的感觉,局部发痒、发热,一般每次贴敷3小时左右即可。如果无特别不适,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皮肤比较敏感的患者,需仔细观察贴敷过程中皮肤的反应,若灼热刺痛、发痒发热明显,则应及时取下药物。药饼贴好以后最好不要进空调房间,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也不要运动,出汗会使固定药饼的胶布脱落,最好在阴凉的地方或适当地用电扇微风吹拂。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能搓背,穴位上的水要用纸沾干,不得强擦硬触造成皮肤损伤。

今年“三伏贴”贴敷时间从7月16日开始,间隔10天贴敷一次,8月24日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伏贴   伏天   中医师   阳气   药膏   穴位   经络   医疗机构   正规   药物   患者   系统疾病   主任   疾病   记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